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传真

五四青年说 | 商丛丛:2025年,我想和自己谈谈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02日

  
商丛丛  滨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

  “枝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我在卷宗堆积如山的办公室里推开一扇窗,阵阵暖风裹着花香涌进来,忽然想起上学时抄在笔记本上的句子:“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那时只觉得诗句优美,而今却在这风声中听懂了——原来司法之路,恰似一场与时光的对话,既要守住法的刻度,又要捧住人间冷暖的砝码。此刻,我合上卷宗,让思绪沉淀,回顾着入额半年以来那些在法庭内外留下的思考与感悟,想与自己好好谈谈....

  

  01是“法”也是“砝”

  

  法律是准绳,但法官的心中还需要一把砝码。这把砝码,衡量的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平衡。

  入额后,我审理的第一起案件是一件交通事故案件。原告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被告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司机小王为抢单闯红灯,撞伤老人导致伤残。庭审时,老人的老伴儿作为代理人出庭,她攥着皱巴巴的医疗单颤抖:“法官,给老头儿治病的这些钱都是俺借的啊,家里还有个智力残疾的儿子,现在老头儿又倒下了,俺可咋办啊!”而小王低头嗫嚅:“平台扣款规则太狠,接乘客超时了就会罚钱......”法律上,小王全责无疑,可社会效果的天平上,由于小王只投保了交强险,两个困难家庭都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我深知,如果简单地按照责任划分判决,小王可能无力承担赔偿,而老人更会陷入经济困境。于是,我决定组织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我耐心地向双方解释法律规定,同时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最终,小王当场筹钱支付了老人交强险之外的医疗费损失,老人也在小王应当承担的其他损失方面做出了相应让步,并且给了小王一定的期限让其分期筹付。我想让自己明白:法官不仅要依法裁判,还要用心中的砝码衡量社会效果。法律是夜空中的北斗,清晰指引方向;调解是秤杆上的游码,平衡人间冷暖。这些砝码会呼吸,它在赔偿数额里称量着法律条文的铅字,也在分期付款的期限里丈量着人性的温度,若只盯着条文里的“月如何缺”,便看不见尘世里的“天如何老”。

  

  02讲“理”也讲“礼”

  

  讲理是敲开真相的门,讲礼是点亮人心的灯。当法律披上谦卑的外衣,再坚硬的冰也会化作春溪。在法庭之上,讲清道理是法官的职责所在,而尊重当事人、以礼相待则是司法温度的体现。

  在另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被告李先生是一位送外卖的小哥,为了多跑几单,在送餐途中闯了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孟女士车辆发生碰撞。孟女士的车辆受损严重,自己也受了轻伤。案件审理过程中,孟女士情绪激动,对李先生破口大骂,认为他为了赚钱不顾他人安全;李先生则满脸愧疚,一直低着头,小声地说着自己家里经济困难,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送外卖维持生计,一时糊涂才闯了红灯。面对这样的场景,我首先安抚孟女士的情绪:“我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心情,无故遭遇这场事故,任谁都会生气。但我们现在是在法庭上,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会依据事实和法律,给您一个公正的说法。”待孟女士情绪稍微平复后,我又转向李先生:“我知道您生活不容易,但闯红灯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规则,还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得想办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啊。”随后,我详细地向他们解释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原则和依据,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礼貌,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我想让自己明白:作为法官即要以理服人,又要以礼待人。每一个走进法庭的人,或许都带着委屈、愤怒、迷茫,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把法律背后的道理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感受,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和尊重。这样,才能让当事人真正信服法律,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03有“情”才有“晴”

  

  法官不是神明,只是站在乌云与晴空交界处的凡人。我们以“如我在诉”之心触摸每道伤痕,方能用情为槌,敲碎阴霾见青天,实现云开雾散见真意,晴空万里坦荡行。

  在一起买卖合同案件中,原告是一对卖熟食的小两口,为了追讨被拖欠的2000多元货款,无奈之下选择起诉。因无人照料孩子,他们只能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法庭,并且一直在向我解释:“不好意思法官,今天下雨,孩子不敢自己在家,她很听话的,不会影响咱这里的秩序的”。庭审开始,被告却缺席未到。原告满脸担忧,忍不住问我:“法官,我们干这个小买卖一共才一年多,赊出去的账都快赶上本钱了,唉,被告不来,是不是就算赢了官司,也不一定能执行上钱来啊?”看着乖巧坐在一旁的小女孩,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童年。那时,父母经营着卖馒头的小生意,每至年末,父母总要踩着冰碴子挨家要账。馒头铺的蒸汽氤氲中,我自己蜷在面案底下数面粉袋的纹路,唯一的期盼就是父母能顺利要回欠款,早点到家……我知道,这个案子缺席审判可能很简单,但是判决后呢?他们还要经过判决生效、申请执行等一个个过程。“如我在诉”的理念在心中回响,于是,我拿起电话,拨通了被告的号码......电话里一阵阵慵懒的忙音与原告颤抖的声线此起彼伏,“别急,咱再打打”,我安慰她。不知道在打第几遍时,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了被告的声音。我耐心地向他释法明理,从法律责任讲到诚信经营,从原告的艰难处境谈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仿佛用尽了我工作以来积攒的所有大道理、小事例。终于,原本态度“摆烂”的被告同意还款,很快便通过微信向原告转账2000元。原告喜出望外,当即申请撤诉。我想让自己明白:司法者的情,不是模糊是非的雾霭,而是破云而出的光锥。法槌落下时的回响,从来不是案卷编号的震颤。那些在庭审笔录里蜷缩的悲欢,需要我们用“如我在诉”之情焐热,才能舒展成晴空下的云絮。

  

  

  春意款款,岁月缓缓,我站在窗前,与自己对话,觉得有千言万语,又似乎只剩只言片语。低头翻开手边的《民法典》,一枚书签从中滑落,上面有去年入额宣誓完毕后自己写下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作为一名审判台上的“新人”,或许我还没有资格谈太多感慨、说太多经验,但如今也确实懂得——司法者的剑,不在锋芒毕露,而在守心如镜:镜中映得出月缺月圆,称上量得尽世态炎凉,心底装得下山河人间。

  2025年,我想对自己说:四十不惑,明心见性。前路漫漫,且行且悟。你可等风来,也可去追风;你可跨沟壑,亦可越山河......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17路956号 电话:0543-8109666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