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五四青年说 | 房文元:四维发力做实品质司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03日

  

  房文元  滨城区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品质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核心命题。作为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就要围绕提升司法品质多思考、多实践。

  

  以专业化建设

  筑牢品质司法根基

  

  司法专业化是当前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命题,着力解决同案不同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实现审判组织专业化。专业领域案件归口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专业案件不会办、专业人才难培养”的困境,比如滨城法院针对环境资源、金融审判、少年审判等领域实行专业化审理,先后成立了环资法庭、金融法庭、少审工作办公室三大专业化机构,着力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其次,要促进裁判方式专业化。进行类案及关联案件检索可以有效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出现,比如制定《关联案件类案检索及联动办理工作机制实施细则》,对规范和完善类案、关联案件的检索工作及结果运用作出了具体规定,降低类案裁判差异度。最后,要做到审理模式专业化,比如针对金融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类型化案件,制定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等文书,推行要素式审判,制定要素式审理模板,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办案效率。

  以高效率实践

  彰显品质司法实效

  

  公正与效率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题,应坚持好“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要坚持类案集中审理。推行类案集中审理改革,将所有民事案归口不同业务庭室办理,全面实现类案专审,提高类案办理的效率。要坚持深化繁简分流。在类案集中审理的基础上,在庭室内部进一步优化繁简分流,对简单案件依法适用简易小额程序速裁快审,同时规范程序转换的情形,避免复杂案件因追求效率而牺牲质量。要坚持运用模块化审理。推广运用办案平台模块化审理系统,对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案件实现智能化办理,实现文书辅助生成。

  以高质量解纷

  提升品质司法效能

  

  程序性结案并不必然带来实质性解纷,真正实现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是评价司法效果的必然要求。实质解纷,要坚持人民立场。每起案件都无法简单用司法成本进行衡量,需要将“如我在诉”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努力实践从“结案了事”到“案结事了”的转变。实质解纷,要坚持法理情融合。在案件审理中,要保持人文关怀,打破法理情割裂的状态,加强文书的释法说理,减少生硬的法条堆砌,增加类案对比、情理分析,使当事人看得明白。实质解纷,要坚持协同化治理。司法工作不能“单打独斗”,需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协同治理。如联合街道、行业协会等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联合河务局等部门开展黄河生态修复,深化府院联动推动破产案件办理等。

  以精细化管理

  增强品质司法保障

  

  品质司法的实现离不开机制保障,需扎实推动司法工作的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一是流程管理要更加科学。搭建“立审执一体化”协调运行机制,打破流程节点、业务庭室之间的壁垒,促使案件衔接更加流程,防止一案多生。二是审判管理要更加精准。坚持以审判管理作为推动业务工作的总抓手,深化“大审管”格局,在数据会商、审限管理、案件质量评查、考核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以更加精准的审判管理带动整体工作提升。三是队伍管理要更加健全。构建“员额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层培养和“青年干警”重点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兴院”策略,加强对干警的严管厚爱,把牢司法廉洁底线,优化履职保护机制,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司法品质的提升永无止境,需要每一个司法人员久久为功,青年干警更责无旁贷,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勇气,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司法实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热切期盼,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崭新篇章。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17路956号 电话:0543-8109666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