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第十党支部最美共产党员—黄帅
黄帅,32岁,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2013年参加工作,现任乐陵市人民法院机关第十党支部书记、刑庭庭长、少年法庭庭长。获得“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全省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先进个人”、“乐陵市十佳政法干警”、“乐陵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乐陵法院评为“特别突出贡献奖”。所撰写案例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例、裁判文书获全市一等奖,司法建议获得全省三等奖。2022年,未成年人系列工作受到最高法院、省法院主要领导批示,带领刑庭获得“全省法院先进集体”,2023年经过复核继续保留“全国青少年维权岗”,2024年刑庭被省法院授予“齐鲁天平先锋岗”。
一、党建引领,打造政治过硬、忠诚担当的战斗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于律己,严守廉洁底线,始终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行动上不打半点折扣。作为党支部书记,切实做到党建活动规范化,定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切实做到廉政教育深入化,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实行清单化管理,认真如实填报“三个规定”,及时纠正司法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通过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会议、打卡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四进”、联合主题党日等党支部活动,深化党建引领,为干警塑体筑魂,强队伍,促业务。
二、严把案件质效关,努力提升审判效果。2020年至今,共审理各类刑事、民事案件650余起,每年结案率高达98%左右,案件服判息诉率97.5%以上,个人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审理了中央扫黑办交办的3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全省首例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案,审理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在中央12频道专题报道,审理了多起数额特别巨大职务犯罪案、侵犯涉外游戏版权案、利用网络云盘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虚拟币特大传销案等疑难复杂新型案件,均取得较好效果。
三、守正创新,进一步夯实、提升案件质效。紧紧围绕提升案件质效,制定系列举措。定期召开刑事专业法官会议,统一裁判尺度和法律适用、证据的标准,集思广益。积极推动繁简分流,案件原则上适用简易、速裁程序审理,占比达80%;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对接,创立“帮信类”犯罪类案办理机制,对该类犯罪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程序衔接等进一步明确细化,继续加强对于“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的突出问题研究会商,妥善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既贯彻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理念,又大大提高了案件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针对常态化扫黑除恶、未成年人保护、危险驾驶、预防电信诈骗等领域发出司法建议10余份并均收到回复。
四、打响擦亮 “少审”品牌,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是定向施策,记录封存打通最堵点。2022年3月份,联合乐陵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共同出台《关于未成年人轻罪、不良行为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办法》,系全国首份!该办法的最大亮点是将封存范围由之前的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罪封存,扩大到了被行政处罚、不起诉,或采取强制措施、矫治教育这些不良行为。该实施办法获得一致好评,并相继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德州电视台、德州日报、山东法制报等媒体播报宣传。二是凝聚合力,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先议联动机制。2023年4月,由法院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和体育局、民政局、妇女联合会、共青团乐陵市委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先议工作的实施办法》,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树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从该项机制涵盖范围之广泛、制度设计之细化、参与部门之齐全,应属全国首家!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法治校园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主动与教育部门对接,院长带头共22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并在学校成立校园法治工作室,实行“一对一”法治校园共建。对校园矛盾纠纷“诉源治理”,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具有很大的意义。四是创新形式,多措并举加大法治宣传。持续开展“乐享未来”法治大宣讲活动,2022年至今共在“开学季”“六一”“宪法日”等重大节点开展法治宣讲活动170余次,涵盖成职教、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各个学生群体,受众累计十二万余人次。组建法院志愿宣讲团队,同“法治副校长”共同巡回宣讲,提高覆盖面积。增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开辟“家长云课堂”新模式。开展法院开放日云直播活动,德州电视台全程直播,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达5万人,点赞超过3万人次,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培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心里埋下法治的种子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