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喜讯丨乐陵法院荣获全省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组织奖

2023年01月30日
作者:乐陵市人民法院
打印

近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对全省法院“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组织奖和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乐陵市人民法院荣获“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组织奖,成为全省十六个获此荣誉的法院之一。

1

2

 

法院正面

2022年以来,乐陵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打造民心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服判息诉率、结案率、结收比持续列全省基层法院先进位次,少年综合审判工作被最高法院、省高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相关工作信息在省高院今日信息编发2条、创建活动信息编发3条、部门经验信息编发3条,央级媒体采用4篇,省级媒体21篇,市级媒体采用30余篇。

4

01强化司法服务理念 打造提质增效工程

始终将提高案件质效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审判管理监督,构建未结案件管理机制,提升结案进度。实行案件分段管理递进式解纷,联合行政部门、基层组织主动靠前化解矛盾。实行分类管理精准化施策,调解员嵌入速裁团队,做好诉前诉后全程跟进。成立金融调解中心、金融法庭、金融执行团队,实行类案专办,实现专业化调审执“一条龙”服务。实行分流管理扁平化考核,建立标准化速裁团队,配齐民商事繁简团队,单列专家型精审团队,同类团队同标准考核。至2022年底,服判息诉率91.98%列全省第3名、全市第1名,结案率92.68%列德州市第1名,结收比107.56%列德州市第2名,相关经验被省高院转发信息。

5

02创新少审系列措施 打造关爱未来工程

主动联合政法各部门出台《未成年人轻罪、不良行为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办法》,解决失足未成年人记录封存具体落实中的瓶颈堵点问题。成立校园法治工作室,包括院长在内20名法官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结对学校在校学生约5万名,学生覆盖率达60%。开展云课堂和云在线“法院开放日”直播,央媒和省市媒体集中报道,相关工作被最高法院和山东高院主要领导、德州市政协卜祥联主席、德州市委政法委彭小毛书记分别作出批示。

6

03丰富诉调对接举措  打造多元解纷工程

在物业纠纷、道交纠纷、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等多领域,分别与房管部门、交警部门、市总工会、金融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前移服务关口,强化诉调对接,将大量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涉民生纠纷化解在诉前。至2022年底,诉前调解分流率111.58%,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282件,成功率55.27%,分调裁审占比97%,一审案件收案同比下降18.35%,一审民事调解率32.21%列全省第15名。相关经验在省院专题会议上交流,大众网、山东法制报、德州日报多次报道。

7

04凝聚社会多元助力  打造执行提速工程

重塑执行流程,创新“六化”机制,开展模块化执行,实现攻坚克难协同化、执行管理扁平化、精准执行专业化、执行解纷多元化、执源治理多样化、执行代理规范化。组建执前调解员、社会监督员、村居网格员、律师指导员、心理辅导员队伍,“五员”助力贯穿执行全过程。至目前,执前和解成功386件,执结率95.62%列德州市第2名,核心执行指标中三项100%,执行到位金额4.67亿元,平均执限比年初缩减30天,人民法院报先后三次对该院执行工作大篇幅报道,涉扶贫专用款项依法解除冻结措施案被评为全省法院善意文明执行十大典型案例。

8

05代表委员监督调解  打造司法公信工程

建立两代表一委员特邀监督机制和人大代表三级调解体系,聘请60名代表委员监督员和40名人大代表调解员,赋予当事人选择监督员、调解员权利,根据当事人意愿实质化监督、调解个案,借助代表委员社情民意优势,化解当事人对立情绪促成调解。自今年6月两项机制正式启动以来,已邀请代表委员监督案件61例,人大代表特邀调解案件45例,代表们积极参与,诉讼群众普遍接受,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山东法制报、德州电视台多次报道。

9

06成立民企服务中心  打造企业解忧工程

联合市工商联成立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出台《民营企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搭建法院与企业桥梁纽带,山东法制报、德州日报报道,被省工商联和省法院评为全省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分片向企业家普法讲座3场150余人次,从订立合同注意事项、合同履行注意事项、企业管理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提出32项风险防范提示,印制1000册发放给辖区企业,广受欢迎。助力企业化解矛盾纠纷,纾困解忧,2022年以来合同纠纷立案同比下降7.2%、减少400余件,涉企业、工商户合同纠纷出具诉前调解书结案10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