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铿锵玫瑰别样红,满腔赤诚许天平
从人民法庭到立案庭,从道交审判团队到民一庭,她到法院工作已经十个年头,始终坚持人民司法的理念,用明法慎断守护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
心有明月 可映法辉
“法官是一个厚重的职业,每位法官都参与、创造并记录着这个伟大的时代。” 王璐法官从穿上法袍的那一刻就把这句话烙在了心里。
初到法院,她被分配到基层法庭工作。心怀“法治天下”的信仰,每天审理的却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让人渐渐麻木。直到一个小女孩的出现,将她在黑暗中唤醒。那是一件普通的离婚案件,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有一对龙凤胎孩子,双方争夺抚养权。原本两个孩子都跟随母亲生活,但小女孩面对法官的询问,始终一言不发。出乎意料的问道:“我如果也跟着妈妈,是不是爸爸就不给钱了?”让这个久经沙场的女法官被一个10岁的小女孩问“倒了”。她的心仿佛被闪电击中。“法治天下”是每个人的天下,对这个小女孩而言,妈妈就是她的天下。最终,王璐法官通过不厌其烦的劝导、调解,两个孩子都跟随母亲生活,父亲负担抚养及教育费用。看着小孩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压在她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也确信了自己以后的道路。
心有明月,可映法辉。作为法官的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当事人的权益,守卫着每一个站在面前的当事人的天下。
天平在肩 重任如山
审理的案件越来越多,审判水平也不断提升,2022年王璐被评选为德州“全市法院首届审判业务专家”。然而,一件耗时13年之久的亲兄弟借款案,让她再次感受到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宋某峰与宋某彬本是一对亲兄弟,多年来,两兄弟相互帮衬,日子过得和睦。2007年5月,宋某彬因家中出现变故急需用钱,就找大哥宋某峰借了3万元钱。但几年后,弟弟却丝毫没有要还钱的迹象。在一次次的催还中,两人矛盾逐渐升级,最后,一纸诉状将弟弟告上法庭。有银行转账记录,一纸判决即可结案。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原本是一家人,借款数额也不大,她想用自己的方式化解这场“家庭纠纷”,让年过半百的亲哥俩重归于好。从借贷还款到亲情伦理,从法律知识至道德观念,层层分析,由情入理,王璐使出全力,塑造亲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两兄弟相拥而泣,和好如初。
作为法官,王璐常说:“法官要避免让判决沦为冷冰冰的逻辑产品,而是要依据天理、国法、人情,作出有温度的价值判断,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法槌起落 人间悲欢
审判法庭是法官专属的战场和课堂,2021年王璐调到交通事故中心审理案件,各种事故各种家庭错综复杂,让她也更加明白,法槌起落之间,便有人间悲欢。
一位当事人曾对她说:“把被告关进去的那一刻,也就是把自己关了进去。”事情源于一起交通事故,被告杨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将步行的邹某撞倒,后邹某经治疗无效死亡,经交警认定杨某负事故全部责任。邹某的儿子王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110万元。双方几经协商,未能达成谅解,杨某被刑事拘留。经了解,杨某刚刚订婚,如不能取得原告谅解将面临刑期,将来的人生轨迹会受到极大影响。内心柔软的她,不忍让一个青年人的人生就这样走兽毁灭,也不愿看到两个家庭因为一场事故弄得家破人亡。她积极与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做调解工作,解释法律、分析利害,同时搭建桥梁让双方家属见面协商。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最终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各项损失82万元,原告出具了谅解书。当杨某的母亲拿着谅解书,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为了能取得谅解,我们倾尽所有,保住了这个家,感谢法院,感谢法官!”
法槌起落间锤炼三尺匠心,司法温情里化解人间悲欢。王璐用专业、专心、专注深耕在审判一线,做是与非的判断、罪与罚的斟酌,更用法律传递司法温暖,用裁判提振社会良善。
“愿为法律扬清气 不让天平染纤尘。”一路走来,她身着法袍,以坚韧之心,辨是与非的纠缠,解善与恶的拷问,守护千家万户,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