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到上海兴业路76号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
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近日,武城法院干警走进沂蒙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牢记党的使命,增强党性修养。
我院干警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革命圣地
我院干警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红嫂革命纪念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并举行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活动。
沂蒙精神
沂蒙是革命老区,也是一片奉献的热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山东省党政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里。从1938年到1949年,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共产党人植根于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传播革命理想信念,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同战斗,极大激发了沂蒙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惧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沂蒙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蓬勃涌现。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党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奋勇支前,共同锻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培训期间,我院干警赴临沂市兰山区法院参观学习。
谈收获
党组书记、院长 陈晓静
近距离接触沂蒙,在这片浸透血与火的土地,亲身感受了宝贵的“沂蒙精神”。“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红嫂如此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不使人感动。作为基层法官,我们的岗位就在群众身边,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工作中,要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狠抓审判执行办案第一要务,提升办案质量;要坚持以公正为根本,不断推进司法公开,让法治信仰更加深入人心;要坚持以纪律为保障,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家事审判改革,为群众谋幸福。
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更是强调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基层法官要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田瑞波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当年420万沂蒙人民为什么爱党爱军,无私奉献?“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深刻阐释了沂蒙精神的成因、内涵。我们要继承弘扬沂蒙精神、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在工作中就一定要像县委张磊书记要求的那样,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芝麻大的小事当成天大的事,维护公平正义,让群众像相信党中央一样信任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做好我们的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做到与人民水乳交融,患难与共,人民群众就一定会永远坚定地跟党走。
党组成员、副院长 张福勇
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名字、一则则故事,临沂红色革命之旅处处展现了伟大的党艰难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通过参观学习,我在思想上深受教育、心灵上深受震撼,在深入缅怀革命先列,感受革命传承、感悟沂蒙精神实质的同时,通过阵地教育,我也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沂蒙精神的伟大精神内核,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脉络。伟大的“沂蒙精神”必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拼搏进取。
党组成员、副院长 吴广辉
在沂蒙接受红色教育的几天时间里,我数次落泪,是情不自禁的落泪,是被感动的无法控制的落泪。之后就是深深的反思,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感动的我,在那苦难辉煌的岁月里,是什么感召着沂蒙老区人民,出生入死,不畏艰辛,无私无畏的奉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老区人民,沂蒙六姐妹、永远的新娘、明德英等普普通通的红嫂,用他们瘦弱的身躯,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慢慢的,我逐渐明白了,那是信念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才有了坚定党走的信念,这种信念根深蒂固,牢记民心,所以就有了无数老区人民的英雄事迹,那一辆辆小推车,一只只担架队。在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在党中央、习总书记的领导下,一切为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组成员 张生
在孟良崮纪念碑下、在红嫂事迹纪念馆里、在革命烈士墓前,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感染着、震撼着我的心灵,他们“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沂蒙精神,使我在获得革命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感恩之心、责任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用心来践行在党旗前的承诺,做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牢记嘱托,不负众望。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求真务实、忠于职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发挥主人翁精神、乐于奉献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在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的职业道德中,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勇挑重担、奋力前行。既要踏实工作回报组织、心系群众回报社会,更要引导身边群众自觉在为民司法,公正司法的工作中实现公平正义。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曲延文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红色沂蒙根据地的壮大是我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典型事例。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对于法院来说,要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坚持司法为民的原则,为群众化解纠纷、排忧解难。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在沂蒙根据地,共产党人正是严格党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才获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新时期我们共产党员更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这是我党获得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必要条件。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将继承我党光荣传统,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党组成员、工会主席 王明新
临沂红色革命教育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在这次学习中,不仅收获了工作上的宝贵经验、精神上的宝贵财富、人生的宝贵启示,更增进了友谊,促进了我们武城法院整个团队互助互信。沂蒙红色革命教育如同一面火红的旗帜,在齐鲁的天际高高飘扬,诠释着党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奋勇支前,共同锻造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大地上,党与人民的鱼水情意深刻地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时刻保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注意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贯彻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党组成员、政治协理员 张伟
沂蒙一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起的深厚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在沂蒙精神中的体现,更加深刻估证了党与人民不可分割的联系。
通过参观学习,我在思想上深受教育,心灵上倍感震撼,在深入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传承,感悟沂蒙精神的同时,结合当下工作实际,作为基层法官,我们更要始终站在人民角度投入工作,坚持公正司法,不断深化家事审判到改革,为群众谋幸福!
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武城法院全体干警将时刻牢记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员职责,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