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嚯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邓飞
在巫山地方语境中,叹词“哦嚯”是由“哦”“嚯”两个单独的叹词拼合而成,有时缀以儿化音,表示惊叹或诧异、责怪或怜悯、挖苦或嘲笑。
例如:一只漂亮的蝴蝶快活地飞上窗台。我悄悄地接近它,刚要把它逮住。哦嚯!它扑闪一下飞走了。这里的“哦嚯”,表示“我为蝴蝶机灵、敏捷的反应感到惊叹”,等同于“啊/呀”的意思。
仍以“逮蝴蝶”为例。一只漂亮的蝴蝶快活地飞上窗台。女儿看见了,示意我逮住它。当我慢慢地靠近它时,蝴蝶扑闪一下飞走了。女儿很失望,摊开手说:“哦嚯!爸爸白忙活了一场。”这里的“哦嚯”,表示“女儿对父亲动作迟缓的责怪”,等同于“哎/哟”的意思。
除开上述例句,再讲一个故事,叫《卖哦嚯》。一向嗜酒如命的王二麻,某日因无钱买酒,便蹲在门口发呆。这时,几只苍蝇在他的面前飞来飞去。他顿时火冒三丈,伸手逮住一只,刚想捏死它,无意间发现地上有一只空着的火柴盒。他灵机一动,拾起盒子将苍蝇装了进去,揣着它上了街。
到了街心,神戳戳的王二麻钻进一堆人群,亮开嗓子吆喝道:“卖哦嚯罗,卖哦嚯!”众人倏地碰过来,盯着他,心里直捣鼓:世上有叫“哦嚯”的东西吗,它长么里样子呢?这时,一个中年人发话道:“你卖的是么里哦嚯,看看啷个样?”王二麻故作神秘地说:“要看就得买,先付钱!”
中年人想:买也无妨!今天不看它一个水落石出,于心不甘。很快,他便掏出钱来,跟王二麻交换。接过盒子,那人忙不迭地打开它。一只苍蝇“嗡”的一声从中飞出,只留下空空的火柴盒。周围的人齐呼:“哦嚯飞走了,哦嚯飞走了。”
那人一看空空的火柴盒,高低不依,嚷着要退钱。王二麻也是不依不饶,说你凭么里要退钱,我不是给了你哦嚯吗。那人忙辩解,你给的哦嚯在哪里。王二麻说,我给你的哦嚯飞走啦,你各人把它弄跑了,怪谁呀,况且大伙儿也提醒过你,哦嚯飞走了,哦嚯飞走了,你倒好,权当耳边风。那人听后哭笑不得,只好自认倒霉作罢。
上则故事中,王二麻为达到“以钱换酒”的目的,用“哦嚯”之名行欺骗之实,并借众人齐呼“哦嚯飞走了”为自己行骗推波助澜。从语法上看,众人齐呼“哦嚯飞走了”,是指口语,省略了主动词,实际上是指“哦嚯!苍蝇飞走了”。从逻辑上讲,王二麻借众人齐呼,在无意中偷换了概念。这里的“哦嚯”不是指代词,不能用它来代替生物学上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而是指叹词,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明指对苍蝇飞走的诧异,二是暗含对中年人受骗的怜悯,等同于“啊呀/哎哟”的意思。
再如:冯甲跟冯乙同在一所高中读书。冯甲成绩好,冯乙则一般。高考结束后,冯甲因自己失误而名落孙山;冯乙则考虑到自身条件,低开低走,结果竟如他所愿。冯乙至喜之余,每每背着冯甲讲:原来以为他考个重点大学没问题。哦嚯!到头来么里也没捞着。可以看出,这里的“哦嚯”,表示“冯乙对冯甲考试失误的挖苦或嘲笑”,等同于“(这下)好啦”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地方语境中,“哦嚯”一词,无论是表示惊叹或诧异,还是责怪或怜悯、挖苦或嘲笑,应当视其说话的具体环境而定,切不可造次乱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