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观《正义之星》有感
  • 作者:研究室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然而,何为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政法干警如何才能在自身岗位实践中肩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国庆佳节期间,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联合拍摄的六集专题片《正义之星》聚焦邹碧华、周春梅、黄志丽、赵鑫等18位模范法官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人民法官这一职业为守护公正司法所付出的血汗。政法英模们如同一座座灯塔,为广大干警指明前进方向。其中这18位模范法官中涌现了不少女法官,让我看到了女性法官“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能顶半边天”的魄力。

  从小就有一个女侠梦的王小莉,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全国自强模范”,谁能想到拥有如此多荣誉的优秀法官竟然右手大部分功能丧失,她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对法官梦矢志不移的追寻;“春梅纵是侠骨香,不受尘埃半点侵”,照片里周春梅庭长是如此明媚挺拔,于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她用生命兑现了“说实话、办实事,脊梁不弯”的誓言,用柔弱的身躯捍卫了法律的尊严;“耐心倾听、真心关怀是很重要的一步”的周淑琴庭长全力倾注司法人文关怀理念,突破传统的审判模式,推出“圆桌法庭”“微信法庭“两种全新庭审模式,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法庭打造成了群众家门口的法治天平,百姓心目中的爱心驿站;主张既要解开当事人的“法结”,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的黄志丽院长拥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深知很多案件不是黑与白、是与非这种简单的冲突。她在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案子里摸爬滚打,实现了法律规范与道德人情的故事交融;被失足孩子亲切称为“法官妈妈”陈海仪法官,工作至今无一错案、无一重审、无一抗诉、无一超审限;让纠纷化解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的陈辽敏庭长,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的成立,将高效便捷、公正专业的司法服务送到了千家万户,送到了人民群众身边;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双语法官”的吕仙华庭长,熟练运用朝汉语言,长期身处家事案件审理一线,坚持用温情化解家事纠纷;唱响中国法治最强音的肖海棠庭长,面对全球通信领域的审判难题,以国际视野和中国法律语境相融合进行司法裁判;“摸着石头过河”的沙丽庭长,通过对互联网侵权案案例的裁定探索出多项互联网审判的判定标准和规则;见证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飞速发展的姜颖院长,敢于挑重担,累计审结四百多起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新类型的案件……

  花开有季,芳华无期。这些女英模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向我展现了铿锵玫瑰的脊梁。不禁使我热血沸腾,烙印下追逐榜样的火种。女法官特有的柔情是为社会和谐割舍儿女情长,为公平正义铸就铁石心肠;带刺的善良是惩恶扬善、秉公司法,是出鞘的利剑直指邪恶;独有的美丽是身穿法袍、胸带法徽的威严,是洞察真伪的目光、风尘仆仆的身影。纤弱的肩头依旧扛起法律的尊严和道义的沉重,英模精神将永远鞭策着我,以她们为榜样,学习英模,争做英模,从做好自身岗位上每一件小事起,为中国的司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吕姿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