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活:早市遇恩人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1月04日 | ||
早市遇恩人 我虽已年过五十,但在我工作中经历的数百个当事人或是有恩于我的人,不论经过了多长的时间间隔,我还能第一眼认出他(她)! 一天早晨,我去菜市散步,就遇到了对我有帮助的一位恩人——李靖温,尽管那次我们接触不到10分钟的时间。李靖温六十多岁,头发花白,内穿蓝色秋装,外着一件边缘都脱了毛的浅黄色短绒衣,守着几个冬瓜、几个红皮洋葱,还有十几个两种尺寸的陶制小花盆,在等待买主的到来。 我从他的小摊刚想走过去,感觉是一个熟悉的身影,尽管他人已苍老,但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你是李靖温吧?”“你是?我不认得你啊!”我赶紧过去,拉着老人的手,向他讲明40年前的那个令我感动的往事—— 1975年秋天,小弟才5岁。那年我二弟因急性脑炎(发烧到自己无意识地喝兰黑墨水)在商河县人民医院住院。由于父亲远在东北打工,只好我和母亲在医院守护二弟,家里就剩下小妹和小弟在家。可能是小弟思母心切,在和小伙伴玩耍走散后,不知不觉走出村里往西逛,内心笃定要去医院寻找母亲。 那天天气雾蒙蒙的,还下着小雨雪。天将黑时,有人在医院走廊里问:“陈宜林在那个病房?”我们赶紧出去,发现来人不认识,而低头看他领着的竟是裹着大衣的我的小弟弟!经询问,来人是殷巷镇胥家村的李靖温。他在一酒厂上夜班。在上班途中,他接受另一名陌生赶马车人的请托,将小弟送到了我们手中。在送来的路上,他见弟弟有些冷,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让小弟披上。 原来,小弟从村里虽有目的但无目标地走出后,来到现在的省道248线上,已近天黑。不久,一位赶马车的人发现了小弟,见小弟孤身一人,就问去那里,小弟说去县医院找娘。赶马车人赶紧把小弟抱上车带到县城。李清温告诉我,赶马车的人不是本地人,当他遇到正骑自行车上夜班的李靖温并问明情况后,将小弟托付于他,由李靖温到县医院经多方打听才找到我们。 从村里到县城有20多里路,如若不是碰到这两个好心人,说不定小弟会出什么意外呢!听着李靖温慢慢的讲述,我和母亲都好生感动。是这两个好心人的接力,才使我5岁的小弟在这风雪飘洒的傍晚平安地回到母亲的怀抱。 那时,医院昏黄的病房电灯下映照着母子团聚的幸福情景。小弟躺在床上裹着被子,脸色也慢慢地由黄白变为红润。我赶紧到医院餐厅要了碗面条,让小弟喝下。其实,这件事李靖温都忘了。我和他叙述40年前的情景时,老人才开心的笑了,说,“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感恩,我才铭记;因为感恩,我才从心里祝福全天下那些好心人,一生幸福,永远平安!陈宜森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