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3日 | ||
2024年12月20日上午10时,济宁高新区法院召开“凝聚执行合力 破解民生难题”主题新闻发布会。济宁高新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秀平,执行局副局长李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朱秀平介绍,济宁高新区法院牢牢坚持党对执行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强化履职尽责,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为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司法力量。1-11月份,共计新收各类执行案件4296件,结案率83.24%,首次执行案件执行完毕率32.68%,执行到位率64.15%,终本率17.18%,主要执行质效指标均优于合理区间。 朱秀平重点介绍了济宁高新区法院破解民生领域“执行难”的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执行管理,恪尽职守提升办案质效。一是充实执行力量。将年富力强、敢打能拼的员额法官调整到执行队伍,培养优秀书记员并调整至法官助理队伍,提升执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坚持周一法官晨会、类案会商、重点案件集体研讨等工作制度,共同研究疑难业务问题及工作重点。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借助执行系统,强化流程监管,规范执行行为。加强对案款发放监督,及时将执行到的“真金白银”交到群众手中,确保案款实现动态清零。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繁简分流、事务集约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成立快执团队,平均办案周期进一步缩短,执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大财产处置力度,网络司法拍卖房产、车辆等251件次,加快财产变现,切实提高财产处置效率,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聚焦重点工作,不忘初心提升百姓福祉。对上级法院部署开展的重点执行工作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扎实推进交叉执行工作。共移送其他法院执行案件3件,接收其他法院执行案件3件,内部交叉执行135件,提高了财产处置效率。二是稳步推进“终本清仓”工作。严把终本的实质要件,控制终本案件增量,防止边清边积。一批小标的额涉民生“历史积案”得到有效解决。三是进一步推进立审执协调配合工作。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审判部门在判决书尾部载明“执行通知”,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审判部门对于调解的案件,积极促成即时履行;审判法官与执行法官在判前就判项可执行性及判后判项执行争议积极沟通,促进案件顺利执行,减少群众诉累。 三是聚焦民生领域,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题。一是加大力度,高频次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执行,围绕追索劳动报酬、交通事故赔偿款、抚养费等民生案件,先后开展集中执行活动30余次,与兄弟法院联合开展2次,达成执行和解、执行完毕或者促进取得实质进展140余件,拘传、拘留被执行人150余人次,移送公安机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犯罪线索9人次,有力打击了逃避执行行为,维护了法律权威。二是转变思路,追加被执行人保障权益。针对企业无法清偿债务的执行案件,积极引导申请执行人依法通过追加被执行人实现胜诉权益,一批包括劳动争议在内的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是能动履职,秉持善意文明理念实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措施,既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又尽可能减少对被执行人正常生活、经营的影响,将各方的损失降低至最小。坚持一案一策原则,杜绝机械办案,抓好矛盾源头化解,实现案件办理的“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法院将继续牢牢坚持党对强制执行工作的领导,加强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健全执行工作机制体系建设,规范执行权有序运行,攻坚克难,确保执行工作取得新突破。继续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领域,加大执行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