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法院多措并举抓实裁判文书上网工作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3月31日 | ||
梁山法院多措并举抓实裁判文书上网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高院关于裁判文书上网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的全面落实,更广泛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梁山法院积极行动,采取四项措施,做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目前,该院在全市基层法院中,率先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2014年度生效的裁判文书9份。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思想引导。将裁判文书上网作为司法公开的重要部分,专题召开党组会和全院干警大会,让干警更新理念,统一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先后出台了《梁山法院关于做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通知》、《梁山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要点》等制度性文件,强调总体设计,细化工作事项,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职能分工。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建立起审管办负责专门管理、各审判执行业务部门积极配合、信息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模式。按照“上传是原则,不上传是例外”的总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生效裁判文书,由案件承办人进行技术处理,详细填写《裁判文书上网审批表》一式两份,交由分管院长审核批准后,通过审管办上传至互联网。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不按时将裁判文书提交审批、审批把关不严、不上网认定随意、有意规避上网等行为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全员培训,掌握上网流程。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最高院和省高院关于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规定和实施办法,牢牢掌握裁判文书上网范围和技术处理原则。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纠错系统”和“裁判文书发布系统”软件,先后组织四期文书纠错、技术处理及上网审批流程等业务专题培训,确保人人熟练操作,为生效裁判文书及时上传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强调裁判文书质量,明确了案件承办人的第一责任和各业务庭庭长的把关责任,共同对上网裁判文书的质量负责。 四是积极关注,做好舆情引导。正确处理裁判文书上网后的网络舆情并做好判后答疑工作。针对裁判文书上网后的网民评论,由研究室及时做好舆情跟踪和分析研究,对改进法院工作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吸纳和落实。对一些负面舆论倾向,积极进行应对,做好引导和解释工作,增进群众理解和认同。 (编写人孟冰)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