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树木保卫战!一纸调解书背后的乡村和解
  • 作者:曲阜市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5日

  树木保卫战!一纸调解书背后的乡村和解

  “谁敢砍树,先从我们身上踏过去!”

  正午时分,曲阜市息陬镇四张曲村13户村民手挽手站在河道滩涂地上,欲阻挡孔某杀树。

  百米外,村民孔某扬言“今天拼死也要伐树!”

  后双方发生了冲突,息陬派出所出警暂时平息了这场冲突,但双方的矛盾并未能化解。

  ......

  近日,曲阜法院息陬法庭深化“人民法庭+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新举措,形成一处人民法庭、四个核心部门、多方社会力量联动的“1+4+N”一站式多元调解体系,成功化解一起持续十多年的土地纠纷。

0

  缘起

  土地上的时光印记

  二十年前,滨河河道两旁的荒地上还散落着碎石,包括孔某在内的14户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垒石培土,将土地翻新整改,最终荒地变滩涂,种出了棵棵大树。

  2011年底,四张曲村村民委员会进行滩涂土地附着物清理并对13户村民进行每户3000元补贴。2015年土地流转时,村民孔某与四张曲村村民委员会签订合同从而承包这片土地。当他计划改种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时,却发现老树翻新芽,长出了树苗。孔某及儿子为对这片土地改种,不仅投入全部身家,还背负了外债,并拖欠了土地租金。后四张曲村委会起诉孔某,法院判决孔某将承包地返还,并支付拖欠的土地租金。孔某屡次想伐树回笼资金,均被13户村民阻止,彼时谁也未料到,这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让双方陷入长达多年的拉锯战。孔某儿子在冲突后不堪压力割腕欲轻生,幸好抢救及时,没有产生严重后果。

  转折

  在法理与情理间寻找支点

  “我们咨询过专家和律师,树苗是老树根生长出来的,属于自然孳息,应当归我们所有。不管赔偿多少,我们不同意砍树。”调解初期,13户村民们抱着民法典列明根据,据理力争。

  13户村民并联名信访,息陬镇政府意识到双方矛盾的严重性,就该问题会同息陬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多次组织双方协商,但双方始终存在分歧。司法所也曾召开专题座谈会,让村民畅舒意见,寻求完善的解题之法。期间,双方因伐树问题多次产生冲突,息陬派出所迅速出警,防止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多方联合的调解以及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做思想工作,让双方村民认识到矛盾不化、争议不止,只有以解决问题、做好补偿为焦点,才能真正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破局

  多元调解中的的息讼止纷

  息陬法庭庭长魏运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条款,明确附着物所有权归属,并确认承包方孔某的合法经营权。

  同时,魏法官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双方律师、四张曲村村民委员会,在采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补偿标准。

  在息陬法庭的“息讼宁人”调解室,魏法官采取“背靠背”解纷的形式,将召集的13户村民与村民孔某分开进行谈话,并将初步拟定的调解协议分别在双方面前宣读,然后根据各自意见及时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以每户3000元一亩的价格作为清除补偿,现场付款。

01

  魏法官特意在调解书中对该片土地后续流转问题作出约定,13户村民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包权,这不仅充分肯定了13户村民对这片土地的付出,也保证了其合法权益。调解协议签署现场有序进行,一笔笔微信转账、一次次现金递出,让这场持续多年的土地纠纷拉下序幕。

  “法律文书能判定对错,却解不开心结。”魏法官感叹。本次调解是息陬法庭参与多元解纷,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写照。今后,曲阜法院息陬法庭将继续打造“息讼宁人”调解品牌,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更好发挥人民法庭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促进乡村振兴的前沿作用。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舞雩坛路15号 电话0537-4497710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