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曲阜地方党组织中共曲阜工委分别于1938年7月、1940年2月两次建立。
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泗水县委。7月,泗水县委书记孙汉卿请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同意,建立中共曲阜工委,指定曲阜共产党员张旭为书记。曲阜工委隶属泗水县委。在此前后,张旭在泗河北董家庄一带发展马斌、孔繁生等入党,建立了曲阜县农村第一个中共支部—董家庄支部。张旭还到曲阜城进行活动,先后介绍孙广茹(后改名何毅)、孔霄龙、冯克玉、狄井芗、徐万顺等入党。接着,又建立了中共曲城支部和中共曲城女支部。同年10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为迎接主力部队和大批干部过往津浦铁路,决定撤销泗水县委及曲阜工委,以泗水凤仙山为中心,建立中共曲(阜)泗(水)宁(阳)县委,周蓝田任书记。曲泗宁县委先后在曲阜建立了曲城分区委、泗河北分区委、曲泗边分区委。中共曲阜工委仅存在3个月。期间,中共曲阜工委积极发展党员,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曲城党支部和董家庄党支部,选派冯克玉、狄井芗、赵忠、戴季堂、柴成、袁景刚、孔祥德、孔祥刚等党员和进步青年,到沂水县岸堤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1940年2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撤销中共曲泗宁中心县委,建立中共泗水中心县委及曲阜工委、泰宁工委。中共曲阜工委由周林任书记,翟士正、聂桂田先后任组织委员,翟厚仁、周亚民先后任宣传委员。曲阜工委主要活动在曲阜县北部农村。
新建立的曲阜工委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整顿曲阜境内津浦铁路沿线的党组织,积极开展对当地日伪军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工委的成员分工是:周林抓全盘,聂桂田负责董庄、焦沟、杨家洼一带,周亚民负责辛庄、蔡庄、南陶洛以及泗水县的岳家岭、仓上一带。1939年春,曲阜北部的地下党组织公开地拉起了一个抗日武装——“抗日三中队”,有七八十人,沿津浦铁路活动。日军和汉奸为了对付这支抗日武装,采取残酷的手段,拘禁、杀害这支武装人员的家属。由于当时政治思想工作薄弱,队伍领导力不强,这支队伍活动时间不长就解散了。有的参加了八路军主力部队,有的跑回家不干了,也有的叛变投敌当了汉奸。曲阜工委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负责找这些人进行教育,摸清思想动向,将革命意志坚定的动员出来,送到根据地去。袁家村、董家庄、焦沟、林程店、翟家屯、林家洼等村,都有党员或农民群众到八路军四支队或地方武装中去,有的到了蒙山大队一支队。对没有暴露党员身份的要求他们继续隐蔽,开展地下工作。对动摇的、投敌的就割断关系,消除隐患。另外,通过有公开身份作掩护的党员,搜集敌伪情报,为抗日武装提供情况。曲阜工委人员虽少,但工作搞得很活跃,颇有成效。
1941年7月,中共鲁南第一地委决定将中共泗水县委与中共曲阜工委合并,建立中共曲泗县委。原泗水县委书记乔海秋任曲泗县委书记(后夏风接任书记),周林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县委隶属鲁南一地委,曲阜工委再次撤销。曲阜的党组织与泗水第三分区委合并建立中共曲泗边分区委员会,周亚民、周传惠(陈复兴)先后任书记。
版权所有: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舞雩坛路15号 电话0537-4497710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