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三优|抽丝剥茧寻真相 公正审判护正义 |
||
来源:鱼台县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7日 | ||
“大爷,我看你是年纪大记性差,把事情搞乱了。我就借了你三笔钱,现在都已经还清了,你看这三次还款的银行记录都在这呢,这总做不了假吧。” “小伙子,我说你也太不实在了,我一点养老钱你也要骗,我明明借给你四笔钱,你确实偿还了前三笔,但还有一笔没有还清啊,你看借条还在我手里呢,这个你怎么解释?” 法庭庭审现场,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基本案情 这是王鲁法庭速裁团队赵泽刚法官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告郑某退休后,想用手里的积蓄投资理财,正好同村的魏某做生意需要资金,而且给的利息也比银行高一些,于是就把钱分数次出借给了魏某,然而双方结算借款剩余数额时却产生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于是郑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告上法庭。 在法庭上,原告郑某主张先后分四次向魏某出借现金5万元、5万元、3万元、5万元,共计18万元,魏某出具了四张借条,后魏某陆续偿还了前三笔借款,三张借条也已经被魏某收回,现在还剩下一张5万元的借条未偿清。被告魏某则主张仅向郑某借款后三次,且这三笔借款均已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偿清,之所以最后的5万元借条没有从郑某处要回是因为还款时郑某在外地看孙子,一直没在家,两人并未见面,而且还有利息未结清,郑某不同意归还借条。双方各执一词,且都有证据支撑,真相扑朔迷离,案件审理一度陷入僵局。承办法官赵泽刚通过开庭询问、仔细分析证据、多次让双方描述借款细节,终于发现了案件突破口:双方都认可不久前对借款利息进行了结算,利率及欠息总数额双方都没有异议,但根据被告魏某主张的借款数额、借款时间,计算出的总欠息数额要少于双方结算的欠息数额,而根据郑某主张的借款数额及时间计算出的欠息数额恰能达到双方结算的欠息数额。再结合魏某在数次询问中作出的相互矛盾、不符合常理的陈述,法官最终认定被告魏某并未偿清剩余5万元借款,支持了郑某的诉讼请求,在清晰明确的证据之下,被告服判息诉,当庭表示会及时偿清剩余借款。 法官提醒 本案虽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但诉讼过程并不顺利,要减少此类纠纷,投资理财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出借款项时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无论是借款还是还款一定要保留好证据,以免后期有理说不清。同时,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均应秉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切莫妄想通过“小机灵”获得“大利益”。
|
||
|
||
【关闭】 | ||
版权所有:济宁市鱼台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湖凌一路 电话:0537-6211533 邮编:272300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7-6211533 举报邮箱:ytfy@ji.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