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近日,兖州法院大安人民法庭干警主动深入辖区村居,在金秋时节到田间村头开展反诈普法宣传活动。
“法官,前几天有人加我微信,后面还推给我一个投资导师,说让我把钱转过去,可以帮忙理财致富,这是真的假的”村民黄某问道。
“这是典型的‘两卡’诈骗,即利用‘银行卡、电话卡’诈骗。一些诈骗团伙用身份证办理银行卡、电话卡后售卖给他人,组织他人按照统一话术模板给潜在受害人打电话,引导对方添加其微信,然后再将‘投资导师’的微信推荐给受害人,从而完成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的前期引流行为,后期则会诈骗受害人钱财,最终人财两空”孟令涛法官讲解道。
“孟法官,前几天我也收到了银行发的短信,说我的信用卡在某商场消费151元,让我点击一个链接查看。我想起来前段时间你们来普法说短信链接不能轻易点击,可能是诈骗的方式,我就没敢点,立马去银行核实发现并没有发生该笔消费”王某激动地说道。
“如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分子通过改号软件给信用卡持卡人设置陷阱,如果按照指令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信用卡会被恶意透支。有的甚至通过冒充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进行诈骗,还有的在公共场所或者购物广场设置免费WiFi,用户一旦上网登录网上银行,黑客就可以轻松盗取用户账号密码”孟令涛法官提醒道。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反诈宣传势在必行。现场干警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条幅、发放防诈骗手册等方式,耐心地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就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和反诈骗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干警们手把手指导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风险监测功能,提醒村民提高警惕,如遇可疑情况,应及时报警。
下一步,兖州法院将不断延伸审判职能,严厉打击整治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诈宣传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宣传内容,着力提升群众防范意识,筑牢群众反诈“思想防线”,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撰稿人:耿卉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
网站投诉电话:0537—3336322 投诉邮箱:yzfyjj3336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