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天下无讼、矛盾皆化是法律人的初心使命,诉源治理则是达成这一初心使命的最佳路径。
今年前10个月,湖南省衡阳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民事、行政案件33810件,同比下降24.08%;办结民事案件25503件,调解6908件,调解率27.09%。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跃居全省中级法院第一名,全市法院质效评估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前列。成绩的背后,展现的是衡阳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的精美画卷。
争取外力
去年9月以来,衡阳市、县(区)两级党委牵头,联合同级各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诉调对接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意见或决议。
诉源治理从法院主推向党政主导转变;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诉讼率等指标被纳入综治考核;多元解纷工作被纳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考核范畴,是衡阳对诉源治理工作认识上的升华,是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法院依托党委架梁定基的做法在全省法院推介。
8月27日,衡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决议》(下称决议),这在湖南尚属首创。决议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等在诉源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擘画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方式挺前、诉非衔接顺畅、法院诉讼兜底的多元解纷新蓝图。
经过努力争取,衡阳建立诉源治理专项工作财政保障机制。市政府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干部专门联系法院,协调解决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市财政局设立人民调解专项经费,为司法行政部门开展调解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市政府专项拨款200万元用于衡阳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推进诉源治理工作;12个县(市)、区也分别拨款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资金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项基金。
衡阳中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列为接受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真实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赢得前来调研的政协委员的称赞。
巧练内力
4月,衡阳中院部署在诉源治理和“一站式”建设工作中开展“一院一品牌”创建和评比竞赛活动。12个基层法院以小口切入的方式,打造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
珠晖区人民法院设立段非仟法官工作室,自5月中旬以来,共诉前调解纠纷213起,调解成功178件,成功率84%。8月,在衡阳中院指导下,珠晖区法院仅用3天就在诉前化解一起标的额达1.8亿余元的合同纠纷。
雁峰区人民法院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执”四位一体金融纠纷化解机制。通过主动走访调研辖区金融机构,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和金融纠纷司法确认团队,在执行局设立金融纠纷快速执行团队。今年以来,已受理金融纠纷案件207件,同比下降25%,一大批金融纠纷案件在诉前得到高效化解,诉源治理效果明显。
衡阳中院将衡东县人民法院杨桥法庭确定为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示范联系点。构建“法庭+派出所+乡镇党委政府”联席会议、季度案件通报、一村一特邀调解员、“法庭+村委会”等多种机制,推动“无讼乡村”建设。法庭借助村干部来自群众、贴近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助力化解农村矛盾纠纷。
今年前9个月,杨桥法庭新收诉讼案件111件,同比下降35.83%,结案108件,收结比为94.74%,调解、撤诉66件,调撤率达61.11%。
衡阳中院调整立案信访局工作职能,全面承担诉前调解、速裁快审工作,申诉复查案件调整到审监庭办理。基层法院探索“速调+速裁”模式,实现20%法官审理80%简单案件的目标。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新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581件,速裁快审(调解)案件4374件,分调裁审案件占比54.37%。
全市法院在所有乡镇和街道、部分村(居)委会、工业园和企业挂牌成立206个诉源治理工作站,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辅助人员组成专门工作团队,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等工作,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村镇,最大程度减少诉累,节约司法成本。
1993年,台胞胡某在衡阳向阳路有私房一栋,旧城改造时,此房属于拆迁范围,但胡某不接受安置补偿拒不搬迁。胡某与某城建公司的拆迁补偿安置纠纷穷尽诉讼途径,法院多次接访与其沟通但收效甚微。
今年,衡阳中院将胡某信访案列为重点攻克的信访老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多方努力下,胡某最终接受安置方案,签署停访息诉协议,承诺不再上访。今年以来,类似的信访老案衡阳法院已成功化解12起。
广聚合力
衡东县退休法官谢茂湘义务担任驻法庭人民调解员,退休17年来无偿调解纠纷1200多起,以其事迹为原型拍成的微电影《坚守》,荣获全国法院第七届百优微电影奖。
4月以来,衡阳中院先后与工商联、司法局、律师协会、医调委等单位部门诉调对接机制并联合下发文件。各基层法院均已联合外单位出台诉调对接文件,凝聚合力、理顺脉络。
衡阳两级法院积极吸纳高校师生、退休干部、社会乡贤、仲裁员、律师等调解力量进驻法院开展调解,构建“大调解”格局。目前,共成立特邀调解组织137个,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固定特邀调解员399人。
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蒸湘区人民法院发展专职调解员14名,在线受理民商事调解案件1860件,成功率41.23%,9名调解员被当事人评价为五星调解员。
衡阳两级法院建立数量不等的速裁团队,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加快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目标;优化审判团队人员构成,汇聚资深员额法官化解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抓好源头裁判质量,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速裁案件54958件,其中调撤22062件,占比40.1%。
充分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手机报等方式开展宣传;通过送法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等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倡导“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借助屋场会、巡回法庭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源头……
如今,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在衡阳已经蔚然成风。本报记者 阮占江 本报通讯员 汤研科 周玉平
上医治未病。天下无讼、矛盾皆化是法律人的初心使命,诉源治理则是达成这一初心使命的最佳路径。
今年前10个月,湖南省衡阳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民事、行政案件33810件,同比下降24.08%;办结民事案件25503件,调解6908件,调解率27.09%。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跃居全省中级法院第一名,全市法院质效评估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前列。成绩的背后,展现的是衡阳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的精美画卷。
争取外力
去年9月以来,衡阳市、县(区)两级党委牵头,联合同级各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诉调对接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意见或决议。
诉源治理从法院主推向党政主导转变;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诉讼率等指标被纳入综治考核;多元解纷工作被纳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考核范畴,是衡阳对诉源治理工作认识上的升华,是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法院依托党委架梁定基的做法在全省法院推介。
8月27日,衡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决议》(下称决议),这在湖南尚属首创。决议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等在诉源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擘画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方式挺前、诉非衔接顺畅、法院诉讼兜底的多元解纷新蓝图。
经过努力争取,衡阳建立诉源治理专项工作财政保障机制。市政府确定一名市级领导干部专门联系法院,协调解决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市财政局设立人民调解专项经费,为司法行政部门开展调解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市政府专项拨款200万元用于衡阳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推进诉源治理工作;12个县(市)、区也分别拨款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资金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项基金。
衡阳中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列为接受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真实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赢得前来调研的政协委员的称赞。
巧练内力
4月,衡阳中院部署在诉源治理和“一站式”建设工作中开展“一院一品牌”创建和评比竞赛活动。12个基层法院以小口切入的方式,打造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
珠晖区人民法院设立段非仟法官工作室,自5月中旬以来,共诉前调解纠纷213起,调解成功178件,成功率84%。8月,在衡阳中院指导下,珠晖区法院仅用3天就在诉前化解一起标的额达1.8亿余元的合同纠纷。
雁峰区人民法院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执”四位一体金融纠纷化解机制。通过主动走访调研辖区金融机构,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和金融纠纷司法确认团队,在执行局设立金融纠纷快速执行团队。今年以来,已受理金融纠纷案件207件,同比下降25%,一大批金融纠纷案件在诉前得到高效化解,诉源治理效果明显。
衡阳中院将衡东县人民法院杨桥法庭确定为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示范联系点。构建“法庭+派出所+乡镇党委政府”联席会议、季度案件通报、一村一特邀调解员、“法庭+村委会”等多种机制,推动“无讼乡村”建设。法庭借助村干部来自群众、贴近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助力化解农村矛盾纠纷。
今年前9个月,杨桥法庭新收诉讼案件111件,同比下降35.83%,结案108件,收结比为94.74%,调解、撤诉66件,调撤率达61.11%。
衡阳中院调整立案信访局工作职能,全面承担诉前调解、速裁快审工作,申诉复查案件调整到审监庭办理。基层法院探索“速调+速裁”模式,实现20%法官审理80%简单案件的目标。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新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581件,速裁快审(调解)案件4374件,分调裁审案件占比54.37%。
全市法院在所有乡镇和街道、部分村(居)委会、工业园和企业挂牌成立206个诉源治理工作站,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辅助人员组成专门工作团队,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等工作,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村镇,最大程度减少诉累,节约司法成本。
1993年,台胞胡某在衡阳向阳路有私房一栋,旧城改造时,此房属于拆迁范围,但胡某不接受安置补偿拒不搬迁。胡某与某城建公司的拆迁补偿安置纠纷穷尽诉讼途径,法院多次接访与其沟通但收效甚微。
今年,衡阳中院将胡某信访案列为重点攻克的信访老案,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多方努力下,胡某最终接受安置方案,签署停访息诉协议,承诺不再上访。今年以来,类似的信访老案衡阳法院已成功化解12起。
广聚合力
衡东县退休法官谢茂湘义务担任驻法庭人民调解员,退休17年来无偿调解纠纷1200多起,以其事迹为原型拍成的微电影《坚守》,荣获全国法院第七届百优微电影奖。
4月以来,衡阳中院先后与工商联、司法局、律师协会、医调委等单位部门诉调对接机制并联合下发文件。各基层法院均已联合外单位出台诉调对接文件,凝聚合力、理顺脉络。
衡阳两级法院积极吸纳高校师生、退休干部、社会乡贤、仲裁员、律师等调解力量进驻法院开展调解,构建“大调解”格局。目前,共成立特邀调解组织137个,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固定特邀调解员399人。
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蒸湘区人民法院发展专职调解员14名,在线受理民商事调解案件1860件,成功率41.23%,9名调解员被当事人评价为五星调解员。
衡阳两级法院建立数量不等的速裁团队,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加快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目标;优化审判团队人员构成,汇聚资深员额法官化解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抓好源头裁判质量,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速裁案件54958件,其中调撤22062件,占比40.1%。
充分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手机报等方式开展宣传;通过送法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等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倡导“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借助屋场会、巡回法庭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源头……
如今,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在衡阳已经蔚然成风。本报记者 阮占江 本报通讯员 汤研科 周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