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临沭县人民法院网站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这些法官为何抢着办案? --山东临沭法院司改落地成效调查

2020年12月15日
作者:吴书光
打印 分享到:

  新华社济南讯 (记者吴书光)近年来,山东省临沭县法院积极贯彻市场竞争理念,坚持去行政层级,推动法官专业化、分案智能化、绩效评价市场化等全流程改革,提升了司法效能。

  临沭法院的改革缓解了案件大量积压困境,增强了群众诉讼获得感与司法公信力,反映出只有“真放权、真尊重、真竞争”,司法责任制才能全面落地。

  由“案等人”到“人等案”

  2019年,40名员额法官结案超1.5万件,结案率95.24%,平均办案周期37.66天,形成了“由不愿多办案到要案办、抢案办、办好案”的良好局面。

  王青松是临沭县法院员额法官,2018年办案332件,2019年办案408件,因考评始终位居前列,他不仅可以免去每日考勤,还于2020年1月初获得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

  这是临沭县法院绩效评价结果的一项应用,绩效考核排名靠前的干警优先获得教育培训机会。临沭法院绩效评价覆盖所有干警,并与员额进退、职级晋升、绩效工资、荣誉表彰、考勤管理、教育培训等“六挂钩”,如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得分进行分配,年底评先树优按照得分从高到低确定,激发了内生动力。

  自2017年5月起,临沭县法院全面实施了以平行化团队为核心的全流程改革,包括审判、执行、绩效评价、监督管理和行政保障等五大体系。两年多来,一系列积极变化已显现:虽人少案增,但结案率长期位居山东省基层法院前两名。2018年以来,84.51%的一审诉讼案件在立案30天内审结;2019年平均办案周期37.66天,全省同期平均值为80.14天;很多团队处于案件不饱和状态。

  “改革前提是去行政层级化,组建平行团队,把权力下放给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平行竞争。”临沭法院院长张星磊说,在以往管理模式下,法官上面的“头头脑脑”多,“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今还权于法官,法官敢审敢判,符合“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改革目标。

  专业化、智能化、绩效市场化激发干警动力

  临沭法院改革的关键是法官专业化、分案智能化以及绩效评价市场化,分案快、开庭快,缩短办案周期,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法官专业化。临沭法院实行“院下直接设团队”的组织架构,每个团队由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组成,员额法官是团队长,自主组队。

  记者看到审判团队专业意向申请表上分速裁、刑事、民事、商事、少审、执行、行政诉讼、破产清算等8大专业。落款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的杨凤利团队第一大专业是商事,小专业分别是合同纠纷和保险纠纷,第二大专业是民事,小专业则是侵权责任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

  临沭法院副院长王旭波说,专业与团队均交由干警自选,与合拍的人组建团队,办擅长的案子,自主选择开庭时间、送达方式,法官们不再“等案子办”而是“要案子办”。

  ——分案智能化。针对法院内部的忙闲不均现象,临沭法院采取“库存定量,结出递补”的智能分案制度,同时速裁前置提速,实现案件良性循环。

  记者1月6日17时许在临沭法院智能分案系统中看到,当天新立诉讼案件61件,先由3个速裁团队自主挑选24件可快速审结的简易案件,剩余37起案件当天由系统自动分配给未结案数最少的法官。法官程玉光说,办案比较快,案子就多,绩效就高,如果工作状态不好也可以少结,这样新分案子也少,不会积压。

  团队专业不同,则案件库存量有区别,比如刑事团队库存案子超过8件就不再分案,办结一个补一个。系统还甄别当事人辖区,优先分配给相应的法庭团队,让群众少跑路。

  无法分配的案件可市场化“挂牌交易”,每挂一天就增加案件分值的15%,5天后无人选案,则定为疑难复杂案件,由入额的院领导审理。立案庭李琴说,看似复杂,但计算机可“一键”完成,而且法官受理案件的平均专业匹配度达到89.4%。

  ——绩效评价市场化。临沭法院坚持用市场调配资源,动态化、市场化定价干警行为,以积分制精准量化业绩,鼓励干警到冷岗、办难案、快办案,如自愿去偏僻法庭办案有加分,某类案件过热则降低分值、过冷则提高分值。经过不断调整,如今一件速裁案件分值1分,普通民事案件4.5分,一般刑事案件9分,疑难复杂案件分值更高,确保每一类案件都有法官愿意审理。

  记者在临沭法院电子大屏幕上看到,正在公示的2019年12月审判团队最高得分351.59分,最低分85.30分,两者相差1454元;执行团队最高分446.86分,比最低分多得1389元。除了结案数量,个案难易、结案方式、审判质效等也影响分值,如多案由、多罪名、多当事人等均有加分。

  临沭法院副院长王绍良等说,放权是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的有机结合,绝不是单纯追求数量,一旦有上诉被发回重审、被改判案件等,就面临办案责任听证,被认定是责任案件的就要减分。

  审判团队捆绑考核激发了荣辱共担意识。员额法官张锦文说,团队考核得分适用于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即使有人想少办案、不认真办案,其他人也不答应。

  临沭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滕海燕说,为了避免只考核审判部门的“内部不公”,临沭法院分类制定了执行团队、综合部门业绩考评办法,发表一篇论文与办一起案件都得分,“不让一名干警吃平均”。

  司法改革需要真放权、真尊重、真竞争

  临沭法院全流程改革遵循司法规律,贯彻了去层级化、尊重法官办案主体地位和营造市场竞争的理念,发挥了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效能,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改目标,有几点启示值得借鉴。

  一是真放权。去行政化、去层级化就是权力下放,触及的是院领导、庭长等的行政权、人事权、管理权。只有真放权、敢担当,各项改革制度才能不折不扣的落地。

  临沭法院建立并严格执行了相关配套制度,团队按照既定制度自我加压、自动运转,管理成本大大降低。自2017年正式运行以来,临沭法院实现各项审判数据指标的良性发展,基本解决了办案时松时紧、前松后紧、年底突击结案、控制立案等情形。

  二是真尊重。临沭法院改革制度需提交全体干警公开表决,充分体现民主民意。尊重法官的办案主体地位,实现专业自选、团队互选,办哪种案子、办多办少,均由团队决定,既保证法官从事擅长和喜欢的专业,又鼓励强强联合。他们还自主确定送达方式、开庭时间,独立运行、独立担责。

  三是真竞争。临沭法院着力营造开放、择优的市场竞争文化,团队组建双向互选鼓励用人竞争;绩效评价精准考核审判、执行及综合业务,鼓励工作竞争;考核结果与政治、工作及生活待遇挂钩,激发对行政保障资源的竞争。

  张星磊说,业绩评价标准由干警集体决策,把更多资源向冷门岗位倾斜,市场化的手法减少了行政管理色彩,干警对自己的业绩可计算、可预期,激发了内驱力。

这些法官为何抢着办案? --山东临沭法院司改落地成效调查

2020年12月15日
作者:吴书光
打印 分享到:

  新华社济南讯 (记者吴书光)近年来,山东省临沭县法院积极贯彻市场竞争理念,坚持去行政层级,推动法官专业化、分案智能化、绩效评价市场化等全流程改革,提升了司法效能。

  临沭法院的改革缓解了案件大量积压困境,增强了群众诉讼获得感与司法公信力,反映出只有“真放权、真尊重、真竞争”,司法责任制才能全面落地。

  由“案等人”到“人等案”

  2019年,40名员额法官结案超1.5万件,结案率95.24%,平均办案周期37.66天,形成了“由不愿多办案到要案办、抢案办、办好案”的良好局面。

  王青松是临沭县法院员额法官,2018年办案332件,2019年办案408件,因考评始终位居前列,他不仅可以免去每日考勤,还于2020年1月初获得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

  这是临沭县法院绩效评价结果的一项应用,绩效考核排名靠前的干警优先获得教育培训机会。临沭法院绩效评价覆盖所有干警,并与员额进退、职级晋升、绩效工资、荣誉表彰、考勤管理、教育培训等“六挂钩”,如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得分进行分配,年底评先树优按照得分从高到低确定,激发了内生动力。

  自2017年5月起,临沭县法院全面实施了以平行化团队为核心的全流程改革,包括审判、执行、绩效评价、监督管理和行政保障等五大体系。两年多来,一系列积极变化已显现:虽人少案增,但结案率长期位居山东省基层法院前两名。2018年以来,84.51%的一审诉讼案件在立案30天内审结;2019年平均办案周期37.66天,全省同期平均值为80.14天;很多团队处于案件不饱和状态。

  “改革前提是去行政层级化,组建平行团队,把权力下放给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平行竞争。”临沭法院院长张星磊说,在以往管理模式下,法官上面的“头头脑脑”多,“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今还权于法官,法官敢审敢判,符合“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改革目标。

  专业化、智能化、绩效市场化激发干警动力

  临沭法院改革的关键是法官专业化、分案智能化以及绩效评价市场化,分案快、开庭快,缩短办案周期,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法官专业化。临沭法院实行“院下直接设团队”的组织架构,每个团队由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组成,员额法官是团队长,自主组队。

  记者看到审判团队专业意向申请表上分速裁、刑事、民事、商事、少审、执行、行政诉讼、破产清算等8大专业。落款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的杨凤利团队第一大专业是商事,小专业分别是合同纠纷和保险纠纷,第二大专业是民事,小专业则是侵权责任纠纷和婚姻家庭纠纷。

  临沭法院副院长王旭波说,专业与团队均交由干警自选,与合拍的人组建团队,办擅长的案子,自主选择开庭时间、送达方式,法官们不再“等案子办”而是“要案子办”。

  ——分案智能化。针对法院内部的忙闲不均现象,临沭法院采取“库存定量,结出递补”的智能分案制度,同时速裁前置提速,实现案件良性循环。

  记者1月6日17时许在临沭法院智能分案系统中看到,当天新立诉讼案件61件,先由3个速裁团队自主挑选24件可快速审结的简易案件,剩余37起案件当天由系统自动分配给未结案数最少的法官。法官程玉光说,办案比较快,案子就多,绩效就高,如果工作状态不好也可以少结,这样新分案子也少,不会积压。

  团队专业不同,则案件库存量有区别,比如刑事团队库存案子超过8件就不再分案,办结一个补一个。系统还甄别当事人辖区,优先分配给相应的法庭团队,让群众少跑路。

  无法分配的案件可市场化“挂牌交易”,每挂一天就增加案件分值的15%,5天后无人选案,则定为疑难复杂案件,由入额的院领导审理。立案庭李琴说,看似复杂,但计算机可“一键”完成,而且法官受理案件的平均专业匹配度达到89.4%。

  ——绩效评价市场化。临沭法院坚持用市场调配资源,动态化、市场化定价干警行为,以积分制精准量化业绩,鼓励干警到冷岗、办难案、快办案,如自愿去偏僻法庭办案有加分,某类案件过热则降低分值、过冷则提高分值。经过不断调整,如今一件速裁案件分值1分,普通民事案件4.5分,一般刑事案件9分,疑难复杂案件分值更高,确保每一类案件都有法官愿意审理。

  记者在临沭法院电子大屏幕上看到,正在公示的2019年12月审判团队最高得分351.59分,最低分85.30分,两者相差1454元;执行团队最高分446.86分,比最低分多得1389元。除了结案数量,个案难易、结案方式、审判质效等也影响分值,如多案由、多罪名、多当事人等均有加分。

  临沭法院副院长王绍良等说,放权是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的有机结合,绝不是单纯追求数量,一旦有上诉被发回重审、被改判案件等,就面临办案责任听证,被认定是责任案件的就要减分。

  审判团队捆绑考核激发了荣辱共担意识。员额法官张锦文说,团队考核得分适用于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即使有人想少办案、不认真办案,其他人也不答应。

  临沭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滕海燕说,为了避免只考核审判部门的“内部不公”,临沭法院分类制定了执行团队、综合部门业绩考评办法,发表一篇论文与办一起案件都得分,“不让一名干警吃平均”。

  司法改革需要真放权、真尊重、真竞争

  临沭法院全流程改革遵循司法规律,贯彻了去层级化、尊重法官办案主体地位和营造市场竞争的理念,发挥了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效能,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改目标,有几点启示值得借鉴。

  一是真放权。去行政化、去层级化就是权力下放,触及的是院领导、庭长等的行政权、人事权、管理权。只有真放权、敢担当,各项改革制度才能不折不扣的落地。

  临沭法院建立并严格执行了相关配套制度,团队按照既定制度自我加压、自动运转,管理成本大大降低。自2017年正式运行以来,临沭法院实现各项审判数据指标的良性发展,基本解决了办案时松时紧、前松后紧、年底突击结案、控制立案等情形。

  二是真尊重。临沭法院改革制度需提交全体干警公开表决,充分体现民主民意。尊重法官的办案主体地位,实现专业自选、团队互选,办哪种案子、办多办少,均由团队决定,既保证法官从事擅长和喜欢的专业,又鼓励强强联合。他们还自主确定送达方式、开庭时间,独立运行、独立担责。

  三是真竞争。临沭法院着力营造开放、择优的市场竞争文化,团队组建双向互选鼓励用人竞争;绩效评价精准考核审判、执行及综合业务,鼓励工作竞争;考核结果与政治、工作及生活待遇挂钩,激发对行政保障资源的竞争。

  张星磊说,业绩评价标准由干警集体决策,把更多资源向冷门岗位倾斜,市场化的手法减少了行政管理色彩,干警对自己的业绩可计算、可预期,激发了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