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临沭县人民法院网站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临沭法院向改革要办案效率、要作风转变 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效果显现

2020年12月15日
作者:季善文
打印 分享到:

  近日,随着30名群众从朱崇会法官所在的执行团队拿回64万元的退赔款,临沭县这起侵财刑事案件的追讨执行案得以解决,最大程度为受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临沭法院通过“流程再造”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尤其是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探索中迈出了一大步,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批示肯定。

  用何种方式破解“老大难”?

  “法院管理向来是被忽略的一个地方,也是老大难。长期以来,法院管理的行政化问题比较突出,司法工作规律和法院队伍的特殊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法官办案动力不足、审判周期偏长、裁判后执行难等,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损害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司法形象。”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秀霞说。
2017年初,上任临沭县人民法院伊始,张星磊院长就在考虑,能否引入经济领域的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来带动作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下活司法为民这盘棋呢?

  市场竞争一是信息要透明,二是干警要参与。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全面记载实时反映案件运行情况、法院日常工作进展以及干警绩效情况的管理机制和网络数据平台,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

  审判团队如何组建?配套管理如何跟上?线上系统如何搭建?一系列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问题,摆在了张星磊及临沭法院每个党组成员面前。

  用市场法则解决效率问题

  案多人少是近年来全国法院面临的普遍问题,所有内部改革都必须以解决人案矛盾作为目标。悟透改革精神、深入一线调研、关上门琢磨,草案拟了一稿又一稿,从深冬到初春,改革的思路在张星磊院长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扁平化管理出效率”,改革的第一步就要抓住效率这个“牛鼻子”,从组建扁平化审判团队开始改。
2017年5月,临沭法院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庭室格局,由40名首批入额法官组建了40个平行化办案团队,团队由“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构成,员额法官与书记员、助理之间互选,不仅在团队组建时赋予团队成员自由选择的权力,审判专业也由员额法官自愿选择。由此,每个审判团队都是一个独立的办案单元,独立运行,独立担责。

  层级化管理变为团队负责,每名法官肩上的担子重了,既要对审判质量效率负责,又要对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成长晋升负责。多办案、办好案的意识逐渐在法官心里扎根,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法官人均存案量由之前的六七十件逐步下降至不足15件,案件实现了良性循环。临沭法院的结案率、平均办案天数指标连续三年在全省法院领跑,约80%的案件在立案后20天内审结,老百姓在临沭法院打官司的平均用时仅28天,是全省平均值的一半。法院的效率提上来了,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降下来了。

  用系统软件解决分案问题

  法官想办案、争办案是好事,但怎么分配案件才能既保证公平有保证效率呢?

  在临沭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记者注意到有一台终端设备,屏幕上能清楚的显示每个团队案件办理进度。系统按照“结出递补,按需分配”的原则,以辖区优先和专业优先为基本方法,由登记立案团队通过系统预设的程序,自动抓取当事人住址信息及待分案件案由,比对各团队未结案件数和申报专业,进行自动分案。
该院审委会委员、审管办主任曹珊珊介绍说,不同专业的审判团队要确定一个既能保证团队正常运转,又不致产生案件积压的合理库存数,如果团队未结案件低于这一库存数则分配案件,达到库存数则暂缓分案,直至有案件结出才进行递补分案。

  “库存数是结案效率的风向标。库存数降低说明案件循环快了,审判效率提升了。如果团队的未结案件普遍降低,我们就会调低分案的库存数,实现对审判效率的合理调控。”曹珊珊解释道。

  目前,临沭法院案件实际执结率由2016年的25.51%提升到现在的56.71%,实际执行到位率由16.35%提升到36.2%,案件终本率从71.9%下降到20.47%。

  用“沭法币”解决考核问题
法院的业绩评价涉及三类人员,即员额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两类组织,即办案团队和综合部门。

  “考核要最大限度地扩大竞争面,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发起干警的内生动力。”张星磊院长说。扩大竞争就要让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考核结果具有可比性,可量化,可兑换。如何实现?是一个难题。

  为此,临沭法院引入了一般等价物概念,在法院内部实行“沭法币”这一量化单位进行考核。“关于量化标准问题,我们讨论了多种方案,最终确定以难易程度、工作耗时相对固定的速裁案件为基准,1个速裁案件计1沭法币,其他案件和工作全部以速裁案件为参照,合理确定其权重比,实行积分制评价。”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旭波介绍道。干警做了好的工作要加分,上不封顶,相反就要扣分,下不设限,比如在执行案件中,应当采取查控财产、拘留罚款等强制强制而没有采取的,就要倒扣分。这样既鼓励工作干劲,又守住工作底线。

  同时,针对审判团队和综合部门不同的岗位特点,采取不同的计分方式,但最终都以“沭法币”进行量化考核,还要和干警的绩效工资、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实行“六挂钩”,考核成绩靠前的法官甚至不用参加考勤点名。“六挂钩”的实行彻底摒弃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思想。

  如今,临沭法院的干警们已经适应了“丛林”逻辑的市场法则,审执积极性被不断激发,到基层去、到执行等艰苦岗位去成为共识,啃难案办铁案成风气。
截至10月10日,该院共新收各类案件12242件,结案11927件(含旧存),结案率达91.8%,在山东省排名第一,平均办案天数28天,全省排名第一,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303件,执行案件执结率87.8%,全省排名第十一。

  “为落实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我们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评价模式的变革,实现了作风转变,这也是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党组书记、院长张星磊评价说。

作者:季善文  来源于山东法制报

临沭法院向改革要办案效率、要作风转变 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效果显现

2020年12月15日
作者:季善文
打印 分享到:

  近日,随着30名群众从朱崇会法官所在的执行团队拿回64万元的退赔款,临沭县这起侵财刑事案件的追讨执行案得以解决,最大程度为受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临沭法院通过“流程再造”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尤其是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探索中迈出了一大步,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批示肯定。

  用何种方式破解“老大难”?

  “法院管理向来是被忽略的一个地方,也是老大难。长期以来,法院管理的行政化问题比较突出,司法工作规律和法院队伍的特殊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法官办案动力不足、审判周期偏长、裁判后执行难等,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损害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司法形象。”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秀霞说。
2017年初,上任临沭县人民法院伊始,张星磊院长就在考虑,能否引入经济领域的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来带动作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下活司法为民这盘棋呢?

  市场竞争一是信息要透明,二是干警要参与。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全面记载实时反映案件运行情况、法院日常工作进展以及干警绩效情况的管理机制和网络数据平台,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

  审判团队如何组建?配套管理如何跟上?线上系统如何搭建?一系列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问题,摆在了张星磊及临沭法院每个党组成员面前。

  用市场法则解决效率问题

  案多人少是近年来全国法院面临的普遍问题,所有内部改革都必须以解决人案矛盾作为目标。悟透改革精神、深入一线调研、关上门琢磨,草案拟了一稿又一稿,从深冬到初春,改革的思路在张星磊院长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扁平化管理出效率”,改革的第一步就要抓住效率这个“牛鼻子”,从组建扁平化审判团队开始改。
2017年5月,临沭法院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庭室格局,由40名首批入额法官组建了40个平行化办案团队,团队由“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构成,员额法官与书记员、助理之间互选,不仅在团队组建时赋予团队成员自由选择的权力,审判专业也由员额法官自愿选择。由此,每个审判团队都是一个独立的办案单元,独立运行,独立担责。

  层级化管理变为团队负责,每名法官肩上的担子重了,既要对审判质量效率负责,又要对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成长晋升负责。多办案、办好案的意识逐渐在法官心里扎根,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法官人均存案量由之前的六七十件逐步下降至不足15件,案件实现了良性循环。临沭法院的结案率、平均办案天数指标连续三年在全省法院领跑,约80%的案件在立案后20天内审结,老百姓在临沭法院打官司的平均用时仅28天,是全省平均值的一半。法院的效率提上来了,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降下来了。

  用系统软件解决分案问题

  法官想办案、争办案是好事,但怎么分配案件才能既保证公平有保证效率呢?

  在临沭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记者注意到有一台终端设备,屏幕上能清楚的显示每个团队案件办理进度。系统按照“结出递补,按需分配”的原则,以辖区优先和专业优先为基本方法,由登记立案团队通过系统预设的程序,自动抓取当事人住址信息及待分案件案由,比对各团队未结案件数和申报专业,进行自动分案。
该院审委会委员、审管办主任曹珊珊介绍说,不同专业的审判团队要确定一个既能保证团队正常运转,又不致产生案件积压的合理库存数,如果团队未结案件低于这一库存数则分配案件,达到库存数则暂缓分案,直至有案件结出才进行递补分案。

  “库存数是结案效率的风向标。库存数降低说明案件循环快了,审判效率提升了。如果团队的未结案件普遍降低,我们就会调低分案的库存数,实现对审判效率的合理调控。”曹珊珊解释道。

  目前,临沭法院案件实际执结率由2016年的25.51%提升到现在的56.71%,实际执行到位率由16.35%提升到36.2%,案件终本率从71.9%下降到20.47%。

  用“沭法币”解决考核问题
法院的业绩评价涉及三类人员,即员额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两类组织,即办案团队和综合部门。

  “考核要最大限度地扩大竞争面,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发起干警的内生动力。”张星磊院长说。扩大竞争就要让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考核结果具有可比性,可量化,可兑换。如何实现?是一个难题。

  为此,临沭法院引入了一般等价物概念,在法院内部实行“沭法币”这一量化单位进行考核。“关于量化标准问题,我们讨论了多种方案,最终确定以难易程度、工作耗时相对固定的速裁案件为基准,1个速裁案件计1沭法币,其他案件和工作全部以速裁案件为参照,合理确定其权重比,实行积分制评价。”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旭波介绍道。干警做了好的工作要加分,上不封顶,相反就要扣分,下不设限,比如在执行案件中,应当采取查控财产、拘留罚款等强制强制而没有采取的,就要倒扣分。这样既鼓励工作干劲,又守住工作底线。

  同时,针对审判团队和综合部门不同的岗位特点,采取不同的计分方式,但最终都以“沭法币”进行量化考核,还要和干警的绩效工资、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实行“六挂钩”,考核成绩靠前的法官甚至不用参加考勤点名。“六挂钩”的实行彻底摒弃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思想。

  如今,临沭法院的干警们已经适应了“丛林”逻辑的市场法则,审执积极性被不断激发,到基层去、到执行等艰苦岗位去成为共识,啃难案办铁案成风气。
截至10月10日,该院共新收各类案件12242件,结案11927件(含旧存),结案率达91.8%,在山东省排名第一,平均办案天数28天,全省排名第一,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303件,执行案件执结率87.8%,全省排名第十一。

  “为落实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我们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评价模式的变革,实现了作风转变,这也是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党组书记、院长张星磊评价说。

作者:季善文  来源于山东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