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人民法院2016年度工作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22日 | ||
罗庄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7年1月22日在罗庄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罗庄区人民法院代院长 陈思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区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47177件,审结(含旧存结案)53590件,结案标的额57.3亿元。其中,2016年受理案件(含旧存)15644件,审结11792件,结案标的额14.35亿元,分别比去年上升6%、1.8%、7%,一线法官年人均办案302件,是全市法院一线法官年人均办案数的1.7倍,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一、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五年来,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616件,审结2472件,判处罪犯3081人。审结危害公共安全及杀人、抢劫、绑架、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685件867人,提高了群众安全感。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8件79人,遏制毒品犯罪高发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案件40件46人,维护了国家公职人员廉洁性,其中审结了原临沭县委常委、副县长杨会军和原临沭县组织部副部长李楠等贪污受贿案件。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金融诈骗、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29件39人,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审结拐卖、性侵妇女儿童等犯罪案件78件85人, 震慑了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其中被告人陶某强奸亲生女儿,性质特别恶劣,一审依法从重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加强少年法庭建设,启用圆桌审判,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等宣传17次,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9件54人,实现了教育与挽救目的。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矫正工作。在审理山东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贾秉成挪用资金、虚报注册资本一案中,首次召开庭前会议,进一步规范了刑事司法审判程序。在审理梁秀芬伪造金融票证一案中,首次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防止冤错案件的发生。在审理精神病人于东连故意杀人一案中,首次启用强制医疗特别程序,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 (二)有效化解民商纠纷,服务经济科学发展。五年来,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9325件,审结28413件。审理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土地承包等涉民生案件12227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审理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员及妇女、儿童、老人等涉及弱势群体案件1279件,成立反家暴合议庭,于2014年6月发出全市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有力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审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837件,依法保护了合法借贷关系,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审结建设工程、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纠纷案件277件,引导建立和规范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秩序,清理了房地产库存。积极贯彻优化经济结构战略决策,稳妥处理罗湖房地产等企业破产、重整、股权转让案件22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或依法有序退出市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审理招商引资、生产经营、项目投资等类型案件173件,积极为重点项目、民营企业等各类经济实体清障解难。重视防范和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集中开展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核销专项行动,化解银行不良资产7亿元,有效防范、化解了区域性金融风险。 (三)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积极推动依法行政。五年来,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509件,审结474件,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044件。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的原则,既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支持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全面推行“裁执分离”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妥善处理违法建设治理。审结涉及违法建筑、非法占地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68件。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共出庭应诉 17人,改变了“告官不见官”的现象,提升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法治形象”。重视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提出司法建议等18件次,为各级行政执法人员集中授课77期。 (四)进一步破解执行难题,及时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五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0943件,执结8896件。依法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共司法拘留986人,追究刑事责任7人,维护了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执结此类案件865件,发放执行案款2.5亿元。灵活执行方式方法,“蓄水养鱼”,通过债权转让、整体处置等方式,为金融机构等实体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5亿元。加强联合信用惩戒,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4179例。限制出境10人次,限制乘坐动车、软卧、飞机等高档交通工具157人次,限制办理贷款和信用卡56人次,有力震慑了失信被执行人,多人因失信受限主动履行了义务。2016年,开展了执行案款清理及规范化管理专项工作,清理过付执行案款540万元。认真贯彻最高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策部署,开展“清晨出击”、“深夜守候”、“节假日行动”等集中执行活动98次,仅2016年一年就司法拘留439人次,让“老赖”无处逃遁,“执行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二、不断强化大局意识,保障服务科学发展 (一)增强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围绕全区重要决策、重点工作,制定了《关于为罗庄区“4+3”产业规划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关于为罗庄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保障与服务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强抓实施,围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公正便民的法治环境、清正廉洁的服务环境等方面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得到了区委高永胜书记等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积极参与“富民强区·建言献策”活动,立足本职,能动服务,“马上干,不要看”,确保法院工作与全区发展、审判工作与服务大局“和拍同步”。 (二)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涉困企业进行差异化处置,积极参与企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攻坚,妥善处理因停产倒闭引发的群体性讨债、讨薪纠纷。积极参与万力皮革城债权债务清理、华盛江泉集团企业改制;审结罗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破产重整案件13件,淘汰了一批 “僵尸企业”,为实现兼并重组和“腾笼换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依法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开展。积极主动参与重要事项论证决策及重大问题协调处理,妥善处理了一批影响发展稳定的案事件,积极提出了商事案件态势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法律决策参考。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整治,依法严惩环境污染当事人,审结环境污染犯罪案件4件,判处罪犯4人。依法从快审理了陈怀认非法炼制煤焦油污染环境罪一案,社会效果良好。依法妥善审结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民事案件。依法支持环保部门行政执法,为重点项目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三、扎实推进公开便民,积极稳妥应对改革 (一)全面深化司法公开,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一是打造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全面公开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上网公布裁判文书27877份,倒逼法官提高办案质量。二是打造信息化建设快车道。以法院局域网为平台,建立了网络办公、科技法庭等司法公开支持系统。自2014年以来,向省高院报送直播案件180件,现场直播庭审15次,让公众近距离感知审判,了解司法。三是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庭。以“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办案理念,开展巡回审判,在田间地头、村委院落、厂区社区等巡回办案 1100余次。四是打造“两微一网”宣传平台。积极拓展法治宣传途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用新媒体讲好法治故事,传递司法公开好声音,让法院工作更加接地气、近民心。五是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率。2014年完成了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全区共有65名人民陪审员活跃在审判岗位上,案件陪审率达99.7%,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帮助区法院化解了大量纠纷,切实发挥了监督、支持作用。 (二)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一是拓展诉讼服务窗口。院机关及各法庭建成了集“立案受理、诉调对接、信访接待”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立案咨询、风险提示、判后答疑等服务。二是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坚持“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科学分流,形成“类型化审判、要素式庭审、格式化文书”的工作机制,缓解“案多人少”压力。三是加快人民法庭建设。全面对五处法庭重建提升,改善服务群众环境。2015年5月,率先在全市法院创建了“互联网+”人民法庭远程立案、远程交费、电子签章三大便民诉讼服务平台,当事人在任一法庭均能完成案件受理服务。四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弱势和特困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众缓减免诉讼费125万元,对困难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18人次。 (三)全面推进司法改革,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自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8.7%,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进一步畅通了立案渠道。二是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2015年5月,在付庄法庭试点实行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改革。2016年9月,全院试点审判团队改革,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模式组建11个审判团队,优化了审判资源配置。三是推行法官员额制改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于2016年12月向省法官遴选委员会推荐出34名首批入额法官人选,“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改革逐步推进。四是落实信访制度改革。建立“诉访分离”机制,实行院长每周集中接访,推行接待当事人热心、倾听诉求耐心、审判案件细心、解决问题诚心的“四心”工作法,引导当事人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当事人可就地实现与最高院法官“面对面”。建立律师服务平台,探索律师代理申诉制度。五年来,接待初信初访群众184人次,化解了48件信访积案,对3名缠访闹访者实施了拘留制裁。 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夯实发展根基 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强化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法院队伍更加“文明廉洁”。 (一)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干警整体素质。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结亲连心”、“精准扶贫”等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司法廉洁教育,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审务督察,一刻也不放松抓纪律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强化干警宗旨、便民、廉洁、责任意识,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积极开展争先创先活动,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法院队伍的司法能力和外部形象进一步提升。 (二)优化审判资源,圆满完成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及干警定岗轮岗工作。2016年5月,在区委的关心下,新提拔了16名中层正职、18名中层副职,并对全院66名正式干警及25名聘用人员进行了定岗轮岗。通过人员调整,审判力量倾斜到一线,审判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激发了全院干警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全院干事创业的合力。 五、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五年来,区法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区委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重大事项、重大案件、重要工作及时向区委请示、汇报。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办理议案建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旁听庭审、参加座谈和现场监督案件执行。建立大要案报告制度,共报告大要案54件。诚恳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推动法院工作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争取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法院的各项工作才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把为大局服务、为民生服务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院工作才能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惠及民生、赢得民心;必须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一根本和案件质量效率这一核心不放松,才能确保司法公正,才能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法院的工作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夯实法院工作根基,才能推动法院整体工作协调发展。 过去五年区法院的发展进步,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社会各界及老领导、老同志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倾力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我们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审判压力不断加大,有的案件质效不高;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法官大局意识还没有紧密融入审判实践中,司法作风不正、司法不廉等问题仍然存在;人民法庭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任务还很重,涉诉信访压力还较大,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克服与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及2017年工作重点 围绕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为我区发展绘制的宏伟蓝图,区法院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1366”总体思路,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题,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建成服务型、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文化型、廉洁型、智慧型法院,创新担当,笃实争先,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迈入全省先进法院行列,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与服务。 各位代表,五年工作看头年。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任务的第一年。干好今年工作尤为重要。区法院将认真贯彻区委的多项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优化我区科学发展的法治环境。重点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服务保障职能,打造“护航”工程 。为罗庄区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妥善化解城镇化建设中涉及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等纠纷。继续关注金融借款领域的新问题,助力诚信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发挥窗口服务职能,打造“民心”工程。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把审判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完善院机关和5处法庭便民诉讼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完成五处法庭的新建、重建和提升改造。加大涉民生案件的巡回审判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司法更方便、更快捷。 (三)发挥管理监督职能,打造“精品”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切实履行平衡利益、化解矛盾、惩罚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司法职能。强化案件的管理监督,提高案件质效,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四)强化信息化助推功能,打造“科技”工程。通过自主研发、内引外联等形式开发符合本院实际的信息化软件应用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逐步实现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庭审数字化,建设“智慧法院”,以信息化助推提质增效。 (五)强化宣传引领功能,打造“文化”工程。做好司法宣传工作,做到正面宣传与舆情应对相结合,强化法院文化建设。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两微一网”平台,加强新媒体建设,积极主动与群众加强沟通,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公开促公正,不断提升新时期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形象。 (六)强化教育培训功能,打造“人才”工程。全面落实多项改革措施,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法官队伍为目标,提升干警的思想境界、职业操守、道德素养和业务技能。认真落实对干预案件进行记录问责的“两个规定”,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范机制,锻造顺应需要、创新担当的“放心”队伍。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人民法院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我们决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区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奋进、务实重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加快建设“临沂生态产业城、富强和美新罗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 2017年1月22日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北路157号 电话:0539-8268087 邮编:27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