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为充分发挥审判业务专家“头雁领航”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青年干警整体业务能力,4月9日,城阳法院举行审判业务专家传帮带“先锋启航计划”启动仪式。党组书记、院长肖政出席活动并讲话,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承峰主持活动,部分院领导、审判业务带头人及青年干警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晓兰宣读了导师与干警的结对名单,并详细介绍了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根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审判业务专家传帮带“先锋启航计划”实施方案》,结合专业领域给每名审判业务专家配备1-2名青年干警,形成稳定的结对指导关系,并制定了“六个一”工作配档表,即完成一次审判理论基础知识培训,进行一次庭审观摩与实务操作指导,开展一次法律文书写作与案例分析研讨会,进行一次职业道德与司法廉洁教育,指导一次调研课题与论文写作,举办一次成果展示,确保结对的青年干警能得到精准指导和全方位培养。
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及人才库成员
导师:姜国华 指导干警:毕春颖
导师:高雪飞 指导干警:张铭栩
导师:张春贤 指导干警:杨颖 张金凤
导师:刘国庆 指导干警:李淳
市级审判业务专家
导师:李玉兰 指导干警:曾茹卉
导师:张红健 指导干警:张鲁梅
导师:吴仲雷 指导干警:隋萃萃
导师:王红丹 指导干警:徐嘉诚 邴君隆
导师:张孝振 指导干警:杜佳政
院业务带头人
导师:韩桂升 指导干警:张亚婷 董安琪
导师:徐鹏 指导干警:王春露
导师:纪仁峰 指导干警:王凯
导师:倪大为 指导干警:朱哲辉
导师:张智洪 指导干警:王丰 刘媛美
随后,导师与结对干警举行结对仪式,现场气氛热烈。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及人才库成员,市级审判业务专家及院业务带头人们作为导师手持聘书,与结对的青年干警们郑重地走到一起,他们握手交流、充满期待,这不仅是一份责任的交接,更是传承与共同进步的开始。
在发言环节,导师代表张春贤介绍了自己身为青年干警时被传帮带的经历和收获,诠释了“传、帮、带”的深刻含义,并表示会毫无保留地传承司法精神、职业素养,倾授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在互学互鉴中碰撞思维火花,在互帮互助中砥砺前进。干警代表张铭栩表达了对此次传帮带活动的期待,并代表青年干警向院党组郑重表态,将以务实之态虚心求教,以奋进之力提升本领,以敬畏之心传承使命,不断淬炼本领,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党组书记、院长肖政作总结讲话,强调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四方面要求。一是明确定位,勇担导师责任。导师身份不仅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份育人的责任。要深刻领悟组织的期待,以高度的责任感,将指导青年干警视为重要使命。反思自身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以传统文化中为人师表的高标准,真正为年轻一代的成长考虑,不负“导师”之名。二是互学共进,构筑良好关系。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导师与学员之间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凭借丰富经验引导学员少走弯路,学员则以活跃思维、快速接受新事物的优势为团队注入活力。彼此取长补短,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多元化成长,摒弃狭隘竞争思想,携手前行。三是跨越界限,促进多元交流。本次传帮带涉及跨专业、跨部门和跨身份的融合。导师在专业领域转换时,要保留并传承原有经验;跨部门合作打破常规工作格局,拓宽干警视野;无论何种身份,大家都应平等交流、积极学习,打破隔阂,促进知识与经验的多元交流,提升整体能力。四是优化辅导,建立长效机制。导师辅导要注重实效,通过具体案件或工作任务,对学员进行手把手指导。辅导过程以学员成长为核心,根据学员特点灵活调整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评估导师与学员,以学员成果衡量导师工作成效,同时赋予导师合理的学员更换建议权,形成双向奔赴、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次审判业务专家传帮带“先锋启航计划”,是城阳法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助力法官实现“自我管理”的生动实践。通过经验丰富的审判业务专家引领,青年干警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将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实现个人成长与法院发展同频共振。下一步,城阳法院全体干警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让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彰显法律的力度与温度,打造“接地气 有温度”新时代人民法院,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