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网站!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院长 殷延辉
(2014年3月27日)
区人大常委会:
现在,我代表区法院作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我院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要求,通过开展“三优化、两提升”活动,有效改进了执行作风,提升了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最大限度兑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益,2013年新收执行案件2284件,同比增长30.1%,实际执结案件1387件,同比增长10%,执行信访率0.5%,同比下降16%,较好地完成了执行工作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执行工作管理,规范执行行为
(一)创新执行管理模式,提高执行效率。我院执行局现有执行干警20名,下设执一、执二两个庭,2013年我们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打破一人包案到底的执行模式,实行速查速执、分权分段集约执行新机制。成立财产查控小组,确保执行查控网规范有效运行;成立旧案恢复执行组,专项清理旧存恢复执行案件,使新旧案执行分离;成立财产调查组,对所有执行案件的银行账户、房产及车辆等财产线索第一时间采取查控措施,保证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在查询信息反馈后即时结案;成立执行异议听证组,及时、有效处理当事人的执行异议。通过执行权与查控权分离、裁决权与实施权分离,加强对执行权的制约与监督,实现公正高效执行。
(二)加强案件管理,实行每月量化考核。规定每名执行干警月均执结案件不少于10件,纳入月工作量考核;每月制定执行工作动态表,汇总分析本月执行数据;定期召开执行调度会,进行存、结案情况分析,督促结案。
(三)健全执行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健全执行短信、执行日志、执行听证等制度,完善执行信息查询系统,提高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在互联网公布执行裁判文书100余篇。
(四)加强执行拍卖的管理,实施分权制衡制度。对执行财产的评估拍卖实施分权制衡,加强对评估拍卖的监督制约。由执行局内勤统一负责与司法鉴定中心交接,办理委托评估拍卖手续,办案人不参与拍卖;重大资产处置必须经过合议庭和局委会研究决定才能启动,确保拍卖全程受到监督。
二、以有能力履行案件全部执结为目标,多措并举力克执行难
(一)建立执行威慑机制,严厉制裁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依法实施查封、扣押、拘留、罚款、限制高消费等措施,2013年共查封账户2800个,查扣汽车160辆,查控房屋、土地等不动产300余宗,拘留131人,罚款25.5万元,5人被限制高消费,强制执行案件643件。
(二)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与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的行为给予限制,合力打击规避执行行为。例如申请执行人孔某与被执行人青岛市城阳区某建筑有限公司劳务费纠纷一案,因被执行人故意规避执行,我院根据执行联动机制向区建委下达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建委在被执行人建筑资质年审时不予办理年审业务,督促其履行义务,最终使该案全部执行完毕。
(三)公布失信人“黑名单”。根据最高院规定的程序依法认定失信人,对列入失信“黑名单”的单位在招标投标、政府扶持、融资信贷、资质认定等方面进行信用惩戒,增加其违法成本。第一批公布的失信“黑名单”11人,已有3名被执行人主动将68万元案款交至法院。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打击恶意规避执行的舆论氛围。加强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谴责“老赖”,营造打击恶意规避执行的舆论氛围。2013年,在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上刊登反规避执行的典型案例10余起,邀请新闻媒体对集中执行活动进行全程报道16次,取得较好效果。
三、开展执行专项清理,提升执行工作公信力
(一)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深入开展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案件的执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涉及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加大执行力度,快速执结该类案件261件,追索赡养费、抚养费、劳动保险等费用共计1821.5万元。对部分困难申请人实施司法救助,共发放救助款20余万元。
(二)开展“百日千案执行会战”集中执行行动。执行干警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1040余人次,依托“点对点查控网络”,全面查询被执行人存款、车辆、房屋等信息,出动警车3590余车次,行车里程11万公里,到省外边远地区执行查扣任务20余次,共执结案件1100件,标的额1.2亿元。
(三)开展涉党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专项清理活动。成立清理领导小组,清查该类案件20件,主动向区政法委汇报案情,加强与涉案党政机关的协调沟通,得到了党委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目前全部案件已顺利执行完毕。
(四)开展涉金融机构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清查涉五大国有银行案件42件,成立了专项执行活动领导小组,对包案人员工作情况实行一周一督办,将执行和解贯穿于执行过程,目前该类案件已执结27件,实际执结率为64%。
四、以服务大局为已任,妥善处理重大敏感案件
(一)妥善处理涉喜盈门案件。去年共受理涉喜盈门案件78件,涉案标的额7.94亿元。为妥善处理这类案件,我院成立喜盈门案件专案组,加班加点,及时汇总、梳理需查封冻结的财产情况,制定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1000余份,奔赴全国各地对已掌握的被执行人财产全部进行查封、续封,有力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二)讲究执行方法,注重执行效果,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全力执结青岛国际服装城案件。受理相关案件40余件,标的额近3000万元,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的土地和房产后,未轻易启动拍卖程序,而是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让申请人给予被执行人一定的宽限期,由被执行人对该项目重新开发。现服装城项目进展顺利,已基本上还清了所欠债务。二是快速化解与青威路生态长廊项目相关的案件。该案被执行人情绪非常激动,曾扬言要采取暴力行为,办案人通过与被执行人多次沟通,反复做工作,使案件在十几天内执结,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展。三是依法推进“启阳国际”案件的执行工作。受理相关案件20余件,总标的额3个多亿,我院为实现“启阳国际”整体拍卖做了大量工作,为该项目的重新启动消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三)积极稳妥做好执行信访化解工作。对于特殊敏感案件,如上访老户、可能引发集体访的案件和涉生活困难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案件,在区委、人大、政府的领导、监督、支持下,通过领导包案,责任到人,依法做好稳控化解工作,成功化解一起长达八年的进京信访案件。
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执行干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干警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干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自觉性,将保障和服务民生摆在执行工作的首位;加强执行作风建设,重点解决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问题,坚决杜绝对群众冷横硬推的现象;加强廉政建设,引导干警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强化干警廉洁奉公的意识,在思想上真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执行干警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执行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部分被执行人法律意识差,故意逃避执行,给执行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是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等案件的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客观上属执行不能。有的申请人将矛头对准法院,通过过激访对法院施加压力。
四是涉居委会案件执行难,近三年共受理该类案件79件,涉案标的额5000多万元,部分申请人反映强烈,成为法院执行难点。
七、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过硬执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提高执行质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与服务。
一是创新执行机制,提升执行质效,努力破解执行难题。要转变执行理念,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完善执行威慑机制,以有能力履行案件全部执结为目标,打造“公信执行”品牌。
二是扎实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做好执行联动查询平台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执行案件从立案到归档的全程公开,健全执行公开载体,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
三是继续加强廉政建设。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狠抓廉政教育不放松,建设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执行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