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0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09日 | ||
2020年,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领导、区人大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战略北进”“七大行动”系列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受理各类案件35534件,审执结33431件,同比分别上升124%和10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收官,司法改革稳步推进,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进步。
一、围绕中心大局,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一)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打高压态势,高标准完成“案件清结”任务,审结涉黑恶案件5件56人,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4人、五年至十年19人。对实施非法讨债、欺压残害百姓的涉黑犯罪首要分子赵振韶,依法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对田波等其他46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对参与恶势力犯罪集团,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敲诈勒索的韩某某等4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至五年不等。充分运用财产刑手段,坚决对黑恶势力“打财断血”,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4人,并处罚金55人。开展涉黑恶案件财产专项执行行动,财产刑执行到位127.85万元。自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审结涉黑恶案件12件90人,为平安崂山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二)着力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制定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和规范财产保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意见,用良好的司法活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违法犯罪,对通过索要“管理费”、阻挡施工等方式强揽工程的某社区居委会原主任王某某,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充分发挥破产审判促进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依法审结破产清算案件3件、强制清算案件2件,推动“僵尸企业”平稳出清。扎实做好涉企案件执行工作,快速推进“海诺大楼”拍卖、强迁,为企业收回案款1.17亿元,代扣代缴税款3000余万元,促进买家青岛超银教育集团顺利入驻。 (三)持续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加强诉前调解工作,与青岛银保监局、区总工会等11个部门和组织建立对接机制,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动形成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网上调解平台调解纠纷1581起,成功率45%。着重加大对涉疫情纠纷的调解力度,成功调处66起因疫情导致业务停滞而引发的要求教育培训机构退款纠纷,有效避免事态扩大。重视发挥司法建议在诉源治理中的作用,向住建、银行、保险等部门和企业发出司法建议27件,推动完善管理机制,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四)多措并举防范化解矛盾隐患。制定涉诉信访攻坚工作方案,认真落实省、市委相关决策部署,80件重点信访案件全部化解,圆满完成四级两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大节点安保维稳任务。积极探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新方式,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法信工程”试点的基层法院。坚决打击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5名被告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及时向数十名贫困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帮助涉诉困难群众摆脱困境。 二、聚焦审判执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依法惩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审结刑事案件373件,判处罪犯448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7件8人,以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判处某社区居委会原书记许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50万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审结抢劫、盗窃、诈骗等侵犯财产类犯罪案件43件81人。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审理金融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5件36人,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集资参与人数超过1200人,涉案金额超过100亿元。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面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结案277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2.4%,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二)妥善审理民商事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0590件,审结28491件,同比分别增长191%和164%。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审结买卖、租赁等合同纠纷1919件,成功调解一起涉及科创板上市培育企业、标的额近4000万元的重大合同纠纷,为企业上市发展清除障碍。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妥善审结婚姻家庭、欠薪欠酬、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914件,有力维护涉诉群众合法权益。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98件,依法及时办理青岛出版社被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97起,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三)审慎处理民告官纠纷,助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各类行政案件162件。惩治违规占地,保护生态环境,支持行政机关拆除违建别墅40余栋。妥善审结工伤保险行政案件38件,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支持行政机关做好依法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保持100%,推动行政机关“出声”“出解”“出治”。充分发挥审前和解中心作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4起,和解工作得到行政机关和群众的一致认可,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强力破解执行难题,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执行结案4428件,执行到位金额13.49亿元。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3+1”核心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开展专项集中整改行动,全面排查清理涉及司法查封闲置土地和海域使用权案件72件,助力在“南提北进”基础上实现全域统筹。扎实开展“涉民生”“涉金融”等集中执行行动28次,期间发布限制高消费9128条,强迁房产13处3.5万平方米,拘传被执行人400余人次,执行到位2.5亿元。强化打击拒执犯罪力度,积极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在查办拒执罪案件过程中,依法及时查封煤矿一处,为企业收回案款0.9亿元,有力维护了当事人胜诉权益。 三、立足司法为民,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制定出台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意见,实行简案速裁、普案快审、繁案精审,提升司法效能,确保司法公正。全院平均办案周期57天,同比缩短15天,91%的案件通过简易程序办结,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和服判息诉率均居全省首位,分别达到1013件和96%。大力推行简案速裁,速裁庭平均办案周期仅30天,月均结案超过1989件,全年结案占全院71%,对于批量化、类型化案件最快可7天一次性办结,及时高效实现公平正义。 (二)健全完善诉讼服务体系。整合诉前调解、登记立案、文书送达、司法鉴定等16项功能,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缴费、退费,网上立案率100%,网上收支诉讼费用及案款13.2亿元。规范“12368诉讼服务平台”接听、转办、处理和督办流程,有效处理来电咨询6345人次。改进完善“E送达”平台,累计电子送达94055件次。推行鉴定事项网上办理,网上委托鉴定397件,试行鉴定听证会网上召开,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负担。设立“音视频汇聚平台”,促进诉讼与普法深度融合。 (三)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倾力打造“互联网金融案件一体化平台”,实现互联网金融案件快捷、批量、智能办理,被评为青岛信息化百佳典型案例,人民法院报刊文宣传推荐。搭建25个互联网庭审平台,将先进科技融入审判流程,实现了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推广应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完善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电子签章等配套系统,进一步规范审判流程、加强节点管控,促进各项质效数据持续向好。 (四)持续深化阳光司法。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公开,公布文书3万余份,公开信息4.3万项,直播案件3446件,确保司法公开透明。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发布拍卖公告204期,成交拍品39件2.41亿元,溢价率33%。充分运用报纸、电视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重要工作、重大案件信息,拓宽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结合宪法宣传月,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公众更进一步了解熟悉法院工作,提高司法认同感。 四、夯实发展根基,建设素质过硬法院队伍 (一)突出政治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扎实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活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法院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制定出台党组研究审判执行工作规则,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广泛开展“三述”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宪法宣誓、青年法官辨析会等形式,不断增强干警的党性修养。 (二)强化业务能力。按照“学深圳、赶深圳”要求全面对标先进法院,促进队伍工作面貌、精神状态进一步改善。扎实做好民法典学习贯彻实施工作,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宣讲辅导和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民商事审判工作水平。坚持新进人员、新晋职人员、新入额法官“三必训”,认真组织参加政治轮训和业务培训。严格落实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和复杂案件,常态化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持续正风肃纪。严格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制定印发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意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一岗双责”落到实处。深入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与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干警进行提醒谈话,防范廉政风险,提高廉洁司法意识。 (四)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和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逐项细化分工,加强跟踪督办。努力推进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规范化,制定出台加强联络工作实施意见,走访人大代表86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座谈、旁听审判、参与执行230余人次,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台账式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推进代表关注案件办理工作规范化,坚持依法公正、平等保护原则,审慎进行裁判。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崂山突破“战略北进”,深化再次创业,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区建设进程的奠定基础之年。区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和本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努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守司法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是围绕中心大局,以更加积极的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聚焦“六建”推动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崂山、法治崂山。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司法应对,大力研究落实服务保障措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依法平等全面保护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换届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宣传力度,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促进良法善治。 三是立足为民司法,以更加多元的手段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层次融入全区矛盾纠纷多元排查调处工作平台,不断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综合治理,吸引更多的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入驻法院。加强“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 四是提升司法公信,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实现公平正义。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大力整治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组、院庭长对审判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坚持重大敏感案件及时向区委、区委政法委请示报告,提升“四类案件”监管成效。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扎实落实“五五改革纲要”,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五是强化科技应用,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充分实现互联网与司法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应用互联网审判。建立金融纠纷调诉平台,实现诉前调解、诉讼速裁全程在线办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完善电子卷宗、电子签章和电子档案工作规程,推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逐步以电子卷宗取代纸质卷宗。 六是全面从严治院,以更加严明的纪律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坚持动真碰硬、刀刃向内。系统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三化一型”导向,加强法律素养、司法能力历练,重点培养一批业务骨干。
|
||
|
||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