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青岛晚报》:全市法院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2018年01月17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昨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方民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8154件,审执结166237件,市中院办理各类案件21047件,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191件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9191件,判处罪犯 11282人。其中,判处杀人、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侵犯公民权利的罪犯 4101人,在黄岛抢劫杀害两名女青年的罪犯李德彬被依法执行死刑。严厉打击涉众型、涉民生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 320件,完成了徐翔等操纵证券市场及系列案件的审理,维护了国家证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安全生产等犯罪行为,对 74名罪犯予以严惩。审结毒品案件 1240件,判处罪犯 1445人,分 5批对 29起案件进行集中宣判,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143件 227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40件 179人。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审结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案件213件 223人。规范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对重大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依法减刑、假释1933人,不予减刑、假释40人,保障刑罚有效实施。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50275件,标的额377.1亿元。其中,审结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13885件,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建立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审结银行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纠纷20958件,促进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股权转让、公司治理、破产清算等案件573件。加强对驰名商标、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630件,霍尼韦尔公司诉上海某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一案获评全国外商投资协会年度十佳案例。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标的额41.7亿元,其中调解结案12477件。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赡养抚养、分家析产等案件14824件,促进了家庭和谐。审结教育医疗、交通事故、房屋买卖、物业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22294件,依法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完善反家暴人身保护令制度,健全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审结涉及弱势群体案件9910件。审结劳动争议、工伤保险等案件7162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审结环境资源案件732件,公布环保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保障美丽青岛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692件。

  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2017年是执行工作攻坚之年。法院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执行财产查控网络,与银行、国土、车管等22个单位和部门实现执行信息共享,推动实现执行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4批1.7万条,限制出境10人,限制高消费1.4万人,司法拘留1013人,依法追究10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共开展集中或专项执行活动539次,执结各类案件36614件,执行到位216.5亿元,化解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358件。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达到95.6%,基本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新闻延伸】

  遴选员额法官739名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市法院共遴选员额法官739名,组建审判团队473个,其中中院47个,新的审判权行使机制正式运行。全市法院员额法官人均办案数达到 225件,位居全省前列,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88.1%,二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9.01%,司法责任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加强审判监督指导。中院依法审结二审和再审案件14526件,对当事人上诉、申诉有理的1532起案件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认真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结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124件,其中改判和发回重审47件。加大积案清理力度,共化解长期未结案件1376件。采取日常评查、重点评查与专项评查等方式评查案件3.6万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不断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25次,组织群众参观法院、旁听庭审1.7万人次,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9.1万份,1801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7617件, 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93.7%。

  ——本文载于2018年1月12日《青岛晚报》2版

《青岛晚报》:全市法院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来源:
2018年01月17日

  昨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方民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8154件,审执结166237件,市中院办理各类案件21047件,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191件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9191件,判处罪犯 11282人。其中,判处杀人、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侵犯公民权利的罪犯 4101人,在黄岛抢劫杀害两名女青年的罪犯李德彬被依法执行死刑。严厉打击涉众型、涉民生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 320件,完成了徐翔等操纵证券市场及系列案件的审理,维护了国家证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安全生产等犯罪行为,对 74名罪犯予以严惩。审结毒品案件 1240件,判处罪犯 1445人,分 5批对 29起案件进行集中宣判,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143件 227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40件 179人。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审结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案件213件 223人。规范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对重大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依法减刑、假释1933人,不予减刑、假释40人,保障刑罚有效实施。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50275件,标的额377.1亿元。其中,审结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13885件,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建立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审结银行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纠纷20958件,促进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股权转让、公司治理、破产清算等案件573件。加强对驰名商标、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630件,霍尼韦尔公司诉上海某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一案获评全国外商投资协会年度十佳案例。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标的额41.7亿元,其中调解结案12477件。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赡养抚养、分家析产等案件14824件,促进了家庭和谐。审结教育医疗、交通事故、房屋买卖、物业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22294件,依法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完善反家暴人身保护令制度,健全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审结涉及弱势群体案件9910件。审结劳动争议、工伤保险等案件7162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审结环境资源案件732件,公布环保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保障美丽青岛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692件。

  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2017年是执行工作攻坚之年。法院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执行财产查控网络,与银行、国土、车管等22个单位和部门实现执行信息共享,推动实现执行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4批1.7万条,限制出境10人,限制高消费1.4万人,司法拘留1013人,依法追究10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共开展集中或专项执行活动539次,执结各类案件36614件,执行到位216.5亿元,化解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358件。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达到95.6%,基本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新闻延伸】

  遴选员额法官739名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市法院共遴选员额法官739名,组建审判团队473个,其中中院47个,新的审判权行使机制正式运行。全市法院员额法官人均办案数达到 225件,位居全省前列,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88.1%,二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9.01%,司法责任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加强审判监督指导。中院依法审结二审和再审案件14526件,对当事人上诉、申诉有理的1532起案件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认真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结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124件,其中改判和发回重审47件。加大积案清理力度,共化解长期未结案件1376件。采取日常评查、重点评查与专项评查等方式评查案件3.6万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不断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25次,组织群众参观法院、旁听庭审1.7万人次,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9.1万份,1801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7617件, 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93.7%。

  ——本文载于2018年1月12日《青岛晚报》2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青岛晚报》:全市法院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2018年01月17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昨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方民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8154件,审执结166237件,市中院办理各类案件21047件,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191件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9191件,判处罪犯 11282人。其中,判处杀人、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侵犯公民权利的罪犯 4101人,在黄岛抢劫杀害两名女青年的罪犯李德彬被依法执行死刑。严厉打击涉众型、涉民生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 320件,完成了徐翔等操纵证券市场及系列案件的审理,维护了国家证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安全生产等犯罪行为,对 74名罪犯予以严惩。审结毒品案件 1240件,判处罪犯 1445人,分 5批对 29起案件进行集中宣判,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143件 227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40件 179人。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审结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案件213件 223人。规范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对重大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依法减刑、假释1933人,不予减刑、假释40人,保障刑罚有效实施。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50275件,标的额377.1亿元。其中,审结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13885件,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建立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审结银行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纠纷20958件,促进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股权转让、公司治理、破产清算等案件573件。加强对驰名商标、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630件,霍尼韦尔公司诉上海某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一案获评全国外商投资协会年度十佳案例。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标的额41.7亿元,其中调解结案12477件。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赡养抚养、分家析产等案件14824件,促进了家庭和谐。审结教育医疗、交通事故、房屋买卖、物业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22294件,依法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完善反家暴人身保护令制度,健全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审结涉及弱势群体案件9910件。审结劳动争议、工伤保险等案件7162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审结环境资源案件732件,公布环保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保障美丽青岛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692件。

  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2017年是执行工作攻坚之年。法院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执行财产查控网络,与银行、国土、车管等22个单位和部门实现执行信息共享,推动实现执行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4批1.7万条,限制出境10人,限制高消费1.4万人,司法拘留1013人,依法追究10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共开展集中或专项执行活动539次,执结各类案件36614件,执行到位216.5亿元,化解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358件。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达到95.6%,基本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新闻延伸】

  遴选员额法官739名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市法院共遴选员额法官739名,组建审判团队473个,其中中院47个,新的审判权行使机制正式运行。全市法院员额法官人均办案数达到 225件,位居全省前列,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88.1%,二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9.01%,司法责任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加强审判监督指导。中院依法审结二审和再审案件14526件,对当事人上诉、申诉有理的1532起案件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认真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结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124件,其中改判和发回重审47件。加大积案清理力度,共化解长期未结案件1376件。采取日常评查、重点评查与专项评查等方式评查案件3.6万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不断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25次,组织群众参观法院、旁听庭审1.7万人次,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9.1万份,1801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7617件, 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93.7%。

  ——本文载于2018年1月12日《青岛晚报》2版

《青岛晚报》:全市法院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来源:
2018年01月17日

  昨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方民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201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68154件,审执结166237件,市中院办理各类案件21047件,收结案实现均衡发展。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9191件

  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9191件,判处罪犯 11282人。其中,判处杀人、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侵犯公民权利的罪犯 4101人,在黄岛抢劫杀害两名女青年的罪犯李德彬被依法执行死刑。严厉打击涉众型、涉民生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 320件,完成了徐翔等操纵证券市场及系列案件的审理,维护了国家证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安全生产等犯罪行为,对 74名罪犯予以严惩。审结毒品案件 1240件,判处罪犯 1445人,分 5批对 29起案件进行集中宣判,有力打击了毒品犯罪。依法惩治腐败,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 143件 227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40件 179人。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审结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案件213件 223人。规范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工作,对重大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依法减刑、假释1933人,不予减刑、假释40人,保障刑罚有效实施。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50275件,标的额377.1亿元。其中,审结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纠纷案件13885件,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建立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审结银行借款、民间借贷、证券保险等纠纷20958件,促进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股权转让、公司治理、破产清算等案件573件。加强对驰名商标、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630件,霍尼韦尔公司诉上海某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一案获评全国外商投资协会年度十佳案例。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6941件,标的额41.7亿元,其中调解结案12477件。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继承、赡养抚养、分家析产等案件14824件,促进了家庭和谐。审结教育医疗、交通事故、房屋买卖、物业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22294件,依法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完善反家暴人身保护令制度,健全农民工讨薪维权绿色通道,审结涉及弱势群体案件9910件。审结劳动争议、工伤保险等案件7162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审结环境资源案件732件,公布环保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保障美丽青岛建设。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692件。

  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2017年是执行工作攻坚之年。法院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完善执行财产查控网络,与银行、国土、车管等22个单位和部门实现执行信息共享,推动实现执行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4批1.7万条,限制出境10人,限制高消费1.4万人,司法拘留1013人,依法追究10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共开展集中或专项执行活动539次,执结各类案件36614件,执行到位216.5亿元,化解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358件。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达到95.6%,基本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新闻延伸】

  遴选员额法官739名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市法院共遴选员额法官739名,组建审判团队473个,其中中院47个,新的审判权行使机制正式运行。全市法院员额法官人均办案数达到 225件,位居全省前列,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88.1%,二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9.01%,司法责任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加强审判监督指导。中院依法审结二审和再审案件14526件,对当事人上诉、申诉有理的1532起案件予以改判或发回重审。认真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审结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124件,其中改判和发回重审47件。加大积案清理力度,共化解长期未结案件1376件。采取日常评查、重点评查与专项评查等方式评查案件3.6万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不断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25次,组织群众参观法院、旁听庭审1.7万人次,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9.1万份,1801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7617件, 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93.7%。

  ——本文载于2018年1月12日《青岛晚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