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案子这么快结案。法官办案一环接一环,感觉就像在流水线上;从头到尾还有短信提示,让我对整个案子明明白白……”日前,市民王先生给李沧区法院的法官打来电话,表达对法院办案公正高效的深深谢意。
一次交通事故,使王先生的双腿落下了终身残疾。他与对方曾因赔偿问题僵持了大半年,后向李沧区法院起诉。从立案到司法鉴定再到调解结案,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案件全部流程顺利走完,王先生还很快拿到了全部赔偿款……此类案件的背后,是李沧法院通过实施“信息化变革”呈现出“办案快”的新景象。
李沧法院瞄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个别法官办案节奏松散拖拉的“习惯”,大胆探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去年以来,该院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使法院的审判执行管理等全部事务均可在电脑系统内完成,实现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式运行。今年前五个月,结案数量同比增长24.92%。
实现办案全程化公开和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是该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该院通过案件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平台的建设,使司法公开更加贴近当事人的需求。通过审执系统短信平台、互联网站、官方微博、触摸查询终端机、LED户外显示屏等载体和设备,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案件的相关审执信息。当事人的律师也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李沧法院的官方网站,输入密码,便能第一时间了解案件进程。另外,该院还实施了电子卷宗远程查阅、庭审在线录播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举措;日前还在院外临街处新落成了大型LED大屏幕,成为对一起起案件庭审进行全程直播的新平台。“不用进法院,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法官开庭了。”市民对此表示赞叹。信息化建设带动下的司法公开,使公众了解法院的渠道更多、程度更深,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法院司法工作的信赖度。今年以来,该院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近20%。
严格规范办案流程,是该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显著特点。比如,要求庭审结束后5日内必须合议;再如,系统对案件的近20个关键节点进行了严格的时限控制,要求办案法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步骤,完成规范操作,并且实施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控,随时掌控案件运转情况。由此通过层级管理、多方监督、案件锁定、跟踪督办等措施多管齐下,使得司法行为全面规范,审判效率明显提升。据统计,该院案件的平均审判周期,同比压缩近四分之一。
使法院整个内部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是该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大特色。该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审判管理、执行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实现一网融合。许多事务性的工作,都可以由电脑系统代劳:诉讼文书自动生成、案件结案自动识别、统计数据自动汇总、文书事项网上审批、电子签章集中印刷……甚至连办公用品领取、图书借阅、会务安排这样的行政办公事务,也都是在系统内完成的。“我们院的信息化系统就像一个小管家,许多事情,动动鼠标,它就帮助完成了,非常简单。事务性工作上省力省心,就能腾出更多精力研究案子了。”该院的法官由衷地说。据统计,该院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为干警减轻了约30%的事务性工作负担,纸张、硒鼓等办公耗材的使用和办公经费也大大减少。
——本文载于《青岛日报》2014年7月4日13版
“没想到案子这么快结案。法官办案一环接一环,感觉就像在流水线上;从头到尾还有短信提示,让我对整个案子明明白白……”日前,市民王先生给李沧区法院的法官打来电话,表达对法院办案公正高效的深深谢意。
一次交通事故,使王先生的双腿落下了终身残疾。他与对方曾因赔偿问题僵持了大半年,后向李沧区法院起诉。从立案到司法鉴定再到调解结案,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案件全部流程顺利走完,王先生还很快拿到了全部赔偿款……此类案件的背后,是李沧法院通过实施“信息化变革”呈现出“办案快”的新景象。
李沧法院瞄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个别法官办案节奏松散拖拉的“习惯”,大胆探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去年以来,该院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使法院的审判执行管理等全部事务均可在电脑系统内完成,实现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式运行。今年前五个月,结案数量同比增长24.92%。
实现办案全程化公开和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是该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该院通过案件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平台的建设,使司法公开更加贴近当事人的需求。通过审执系统短信平台、互联网站、官方微博、触摸查询终端机、LED户外显示屏等载体和设备,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案件的相关审执信息。当事人的律师也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李沧法院的官方网站,输入密码,便能第一时间了解案件进程。另外,该院还实施了电子卷宗远程查阅、庭审在线录播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举措;日前还在院外临街处新落成了大型LED大屏幕,成为对一起起案件庭审进行全程直播的新平台。“不用进法院,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法官开庭了。”市民对此表示赞叹。信息化建设带动下的司法公开,使公众了解法院的渠道更多、程度更深,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法院司法工作的信赖度。今年以来,该院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近20%。
严格规范办案流程,是该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显著特点。比如,要求庭审结束后5日内必须合议;再如,系统对案件的近20个关键节点进行了严格的时限控制,要求办案法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步骤,完成规范操作,并且实施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控,随时掌控案件运转情况。由此通过层级管理、多方监督、案件锁定、跟踪督办等措施多管齐下,使得司法行为全面规范,审判效率明显提升。据统计,该院案件的平均审判周期,同比压缩近四分之一。
使法院整个内部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是该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大特色。该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审判管理、执行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实现一网融合。许多事务性的工作,都可以由电脑系统代劳:诉讼文书自动生成、案件结案自动识别、统计数据自动汇总、文书事项网上审批、电子签章集中印刷……甚至连办公用品领取、图书借阅、会务安排这样的行政办公事务,也都是在系统内完成的。“我们院的信息化系统就像一个小管家,许多事情,动动鼠标,它就帮助完成了,非常简单。事务性工作上省力省心,就能腾出更多精力研究案子了。”该院的法官由衷地说。据统计,该院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为干警减轻了约30%的事务性工作负担,纸张、硒鼓等办公耗材的使用和办公经费也大大减少。
——本文载于《青岛日报》2014年7月4日13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没想到案子这么快结案。法官办案一环接一环,感觉就像在流水线上;从头到尾还有短信提示,让我对整个案子明明白白……”日前,市民王先生给李沧区法院的法官打来电话,表达对法院办案公正高效的深深谢意。
一次交通事故,使王先生的双腿落下了终身残疾。他与对方曾因赔偿问题僵持了大半年,后向李沧区法院起诉。从立案到司法鉴定再到调解结案,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案件全部流程顺利走完,王先生还很快拿到了全部赔偿款……此类案件的背后,是李沧法院通过实施“信息化变革”呈现出“办案快”的新景象。
李沧法院瞄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个别法官办案节奏松散拖拉的“习惯”,大胆探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去年以来,该院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使法院的审判执行管理等全部事务均可在电脑系统内完成,实现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式运行。今年前五个月,结案数量同比增长24.92%。
实现办案全程化公开和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是该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该院通过案件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平台的建设,使司法公开更加贴近当事人的需求。通过审执系统短信平台、互联网站、官方微博、触摸查询终端机、LED户外显示屏等载体和设备,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案件的相关审执信息。当事人的律师也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李沧法院的官方网站,输入密码,便能第一时间了解案件进程。另外,该院还实施了电子卷宗远程查阅、庭审在线录播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举措;日前还在院外临街处新落成了大型LED大屏幕,成为对一起起案件庭审进行全程直播的新平台。“不用进法院,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法官开庭了。”市民对此表示赞叹。信息化建设带动下的司法公开,使公众了解法院的渠道更多、程度更深,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法院司法工作的信赖度。今年以来,该院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近20%。
严格规范办案流程,是该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显著特点。比如,要求庭审结束后5日内必须合议;再如,系统对案件的近20个关键节点进行了严格的时限控制,要求办案法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步骤,完成规范操作,并且实施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控,随时掌控案件运转情况。由此通过层级管理、多方监督、案件锁定、跟踪督办等措施多管齐下,使得司法行为全面规范,审判效率明显提升。据统计,该院案件的平均审判周期,同比压缩近四分之一。
使法院整个内部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是该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大特色。该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审判管理、执行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实现一网融合。许多事务性的工作,都可以由电脑系统代劳:诉讼文书自动生成、案件结案自动识别、统计数据自动汇总、文书事项网上审批、电子签章集中印刷……甚至连办公用品领取、图书借阅、会务安排这样的行政办公事务,也都是在系统内完成的。“我们院的信息化系统就像一个小管家,许多事情,动动鼠标,它就帮助完成了,非常简单。事务性工作上省力省心,就能腾出更多精力研究案子了。”该院的法官由衷地说。据统计,该院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为干警减轻了约30%的事务性工作负担,纸张、硒鼓等办公耗材的使用和办公经费也大大减少。
——本文载于《青岛日报》2014年7月4日13版
“没想到案子这么快结案。法官办案一环接一环,感觉就像在流水线上;从头到尾还有短信提示,让我对整个案子明明白白……”日前,市民王先生给李沧区法院的法官打来电话,表达对法院办案公正高效的深深谢意。
一次交通事故,使王先生的双腿落下了终身残疾。他与对方曾因赔偿问题僵持了大半年,后向李沧区法院起诉。从立案到司法鉴定再到调解结案,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案件全部流程顺利走完,王先生还很快拿到了全部赔偿款……此类案件的背后,是李沧法院通过实施“信息化变革”呈现出“办案快”的新景象。
李沧法院瞄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个别法官办案节奏松散拖拉的“习惯”,大胆探索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去年以来,该院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使法院的审判执行管理等全部事务均可在电脑系统内完成,实现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式运行。今年前五个月,结案数量同比增长24.92%。
实现办案全程化公开和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是该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该院通过案件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平台的建设,使司法公开更加贴近当事人的需求。通过审执系统短信平台、互联网站、官方微博、触摸查询终端机、LED户外显示屏等载体和设备,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案件的相关审执信息。当事人的律师也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李沧法院的官方网站,输入密码,便能第一时间了解案件进程。另外,该院还实施了电子卷宗远程查阅、庭审在线录播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举措;日前还在院外临街处新落成了大型LED大屏幕,成为对一起起案件庭审进行全程直播的新平台。“不用进法院,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法官开庭了。”市民对此表示赞叹。信息化建设带动下的司法公开,使公众了解法院的渠道更多、程度更深,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法院司法工作的信赖度。今年以来,该院信访案件数量同比下降近20%。
严格规范办案流程,是该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显著特点。比如,要求庭审结束后5日内必须合议;再如,系统对案件的近20个关键节点进行了严格的时限控制,要求办案法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步骤,完成规范操作,并且实施全面、动态和实时监控,随时掌控案件运转情况。由此通过层级管理、多方监督、案件锁定、跟踪督办等措施多管齐下,使得司法行为全面规范,审判效率明显提升。据统计,该院案件的平均审判周期,同比压缩近四分之一。
使法院整个内部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是该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大特色。该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涵盖了审判管理、执行管理、行政后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全部工作,实现一网融合。许多事务性的工作,都可以由电脑系统代劳:诉讼文书自动生成、案件结案自动识别、统计数据自动汇总、文书事项网上审批、电子签章集中印刷……甚至连办公用品领取、图书借阅、会务安排这样的行政办公事务,也都是在系统内完成的。“我们院的信息化系统就像一个小管家,许多事情,动动鼠标,它就帮助完成了,非常简单。事务性工作上省力省心,就能腾出更多精力研究案子了。”该院的法官由衷地说。据统计,该院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为干警减轻了约30%的事务性工作负担,纸张、硒鼓等办公耗材的使用和办公经费也大大减少。
——本文载于《青岛日报》2014年7月4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