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青岛日报》:法惠于民情最深 法平于水诉最公

2014年08月18日
作者:贾升宗
打印 分享到: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增强群众观念、培养群众感情入手,从完善创新司法便民亲民的举措做起,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护民爱民司法服务品牌。

  开门问“症”对司法症结立行立改

  “把大家请到法院来,主要是请你们针对法院在‘四风’和审判执行工作等方面提问题、找缺点,这是这次座谈会的主旨。”

  “裁判文书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希望法院能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律师开庭没地方停车,法院能不能帮助解决……”

  这是即墨法院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的一个剪影。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群众是司法活动的亲历者和直接感受者,倾听意见,就是要听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真实评价。群众有意见,我们就要改!”座谈会上,该院院长陈显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

  座谈会后,该院率先出台青岛基层法院首个《关于尊重和保障律师履职、共同提升司法公信的意见》,在全院建立了6个律师阅卷室和休息室,专门设置了律师出庭绿色通道和停车位,并进一步规范了法官与律师交往关系,畅通交流渠道,增强彼此互信。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坚持“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为着力点,把“开门纳谏”征求社会意见作为开展活动、改进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期借群众的“慧眼”查找不足,并落实整改措施。一是转变司法作风专项行动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完善方便群众候庭、问询等设备设施及办公场所、审判区域的路牌标识,开通案件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形成 “办事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查询有人帮、问题有人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二是提高司法效率专项行动整治“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完善诉讼费缓减免制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上半年共计对121件案件减免缓交诉讼费12万元;以派出法庭为桥头堡,推行上门立案、预约立案、巡回审判,方便年老体弱和偏远群众诉讼;大力治理消极执行、懈怠执行,破解执行难题。三是公正廉洁司法专项行动整治“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深化司法公开,利用本院外网、三微平台及时发布法院动态信息,借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逐案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开通举报网站、电话和院长信箱,收集群众反映法官不廉的问题。上半年,共计发放廉政监督卡8009份,开展审务督查59次,对所涉及的干警已全部进行谈话核查。

  倾情化解 让司法温暖深入人心

  “没想到我的案子才两天就领到钱了,你们真是老百姓的保护神哪。”2014年4月22日上午,在即墨法院讼服务中心大厅里,家住即墨市经济开发区的张老汉紧拉住立案庭法官王德生的手,嘴里不停地道谢。

  年近60岁的张老汉在即墨市一家保险公司做保洁,不幸从凳子上摔下致伤致左肢内踝骨折。老人因与该公司就其医疗、误工、伤残赔偿等费用争执不下,于是拄着拐杖来到该院起诉立案。该院审查后,迅速启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绿色通道和立案调解程序,承办法官即时联系该保险公司到院进行调解,当天就达成调解协议,由该公司一次性赔偿张老汉各项费用70000元,第二天一早张老汉就领到了赔偿款。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精心打造“服务窗口”,有声有色地开展“体民情、转作风、做表率”活动,真心、耐心、细心服务群众,努力架起党群干群法群的连心桥。该院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案件查询触摸屏、法律咨询、审查立案、诉讼保全等服务窗口和诉前调解室,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笔者了解到,目前即墨法院在即墨全市建立了四个三农巡回法庭和两个劳动人事争议、交通事故专业巡回法庭,让法庭的“细胞”在村庄、社区成长,融入到全市“网格化”管理之中,在老百姓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该院巡回调解审理案件223件,调撤率达66%,发放便民服务手册2000余份、发出便民服务卡5500余张,开展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教育18次,实施司法救助8人次,实现了80%以上的纠纷案件在乡村社区办结,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高效执行 让司法实效惠及民生

  “通过这一案件,我们既深刻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神圣,也深深被贵院这个优秀的执行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申请执行人刘某收到7.1万余元案款后,与其家属共同寄来一封朴实的感谢信。

  年初,即墨法院开展“暖冬行动”,拉开了2014年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帷幕。活动期间,共出警 230余人次,拘传110余人次、拘留44人次,化解有信访隐患案件5件,执结案件282件,执行回案款达481万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问题。

  涉民生案件高效解决的背后,是即墨法院全体干警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利益和群众所需放在首位的一片赤诚之心。为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大刑事惩罚力度。2014年6月 18日起,即墨法院在全省率先启动执行悬赏制度,并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半岛都市报》、即墨电视台、法院公告栏等发布悬赏执行案件16件,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仅发布当天,就收到举报线索2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较大的社会联动力,使得“老赖”及其财产无处遁形。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

  笔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7月初,该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 “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建立了基层法院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执行难问题。8月份统计显示,改革措施实施1个月以来,全院案件执结率同比增长125.3%,执行案件信访率同比下降88.9%。

  走村进企 让司法为民更接地气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强化司法职能的同时,以开展“走百村、进百企、帮百户”活动为牵引,将群众路线活动推向深入。

  走村庄解急难。在全院选出100名法官,实施“一村一法官”活动,并选派5名庭长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5万元,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普法宣传、纠纷预防、指导解调、帮困脱贫。在田横镇,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刘某身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女儿正在读大学,全家仅靠其妻子在外打工的钱维持生活;另一村民严某,离异无子女,又刚刚出了车祸,对生活失去信心。为此,走访法官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的同时,及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支持,使困难、弱势群众深深感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心系群众的情怀。

  入社区促和谐。针对业主与物业公司因物业费收取、小区环境、安全等问题产生的纠纷逐渐增多,该院专门选派了4名社会阅历丰富、法律实务能力强的法官上门指导,送法进社区,促使物业管理公司规范化管理、居民依法维权。截止目前,已成功调处123起涉物业纠纷,有效改善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进企业维稳定。该院领导班子分成10个小组,从各业务庭抽调骨干,深入全市2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企业合同文本、内部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企业提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意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针对社会涉金融借贷案件诉讼数量、标的额呈上升趋势,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全力保障金融稳定的意见》,积极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用司法手段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受到党委政府和业界好评。截止目前,共召开座谈会30余次,组织法律培训8次,提出司法建议1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8个。

  ——载于8月14日《青岛日报》第四版

《青岛日报》:法惠于民情最深 法平于水诉最公

来源:
2014年08月18日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增强群众观念、培养群众感情入手,从完善创新司法便民亲民的举措做起,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护民爱民司法服务品牌。

  开门问“症”对司法症结立行立改

  “把大家请到法院来,主要是请你们针对法院在‘四风’和审判执行工作等方面提问题、找缺点,这是这次座谈会的主旨。”

  “裁判文书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希望法院能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律师开庭没地方停车,法院能不能帮助解决……”

  这是即墨法院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的一个剪影。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群众是司法活动的亲历者和直接感受者,倾听意见,就是要听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真实评价。群众有意见,我们就要改!”座谈会上,该院院长陈显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

  座谈会后,该院率先出台青岛基层法院首个《关于尊重和保障律师履职、共同提升司法公信的意见》,在全院建立了6个律师阅卷室和休息室,专门设置了律师出庭绿色通道和停车位,并进一步规范了法官与律师交往关系,畅通交流渠道,增强彼此互信。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坚持“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为着力点,把“开门纳谏”征求社会意见作为开展活动、改进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期借群众的“慧眼”查找不足,并落实整改措施。一是转变司法作风专项行动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完善方便群众候庭、问询等设备设施及办公场所、审判区域的路牌标识,开通案件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形成 “办事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查询有人帮、问题有人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二是提高司法效率专项行动整治“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完善诉讼费缓减免制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上半年共计对121件案件减免缓交诉讼费12万元;以派出法庭为桥头堡,推行上门立案、预约立案、巡回审判,方便年老体弱和偏远群众诉讼;大力治理消极执行、懈怠执行,破解执行难题。三是公正廉洁司法专项行动整治“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深化司法公开,利用本院外网、三微平台及时发布法院动态信息,借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逐案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开通举报网站、电话和院长信箱,收集群众反映法官不廉的问题。上半年,共计发放廉政监督卡8009份,开展审务督查59次,对所涉及的干警已全部进行谈话核查。

  倾情化解 让司法温暖深入人心

  “没想到我的案子才两天就领到钱了,你们真是老百姓的保护神哪。”2014年4月22日上午,在即墨法院讼服务中心大厅里,家住即墨市经济开发区的张老汉紧拉住立案庭法官王德生的手,嘴里不停地道谢。

  年近60岁的张老汉在即墨市一家保险公司做保洁,不幸从凳子上摔下致伤致左肢内踝骨折。老人因与该公司就其医疗、误工、伤残赔偿等费用争执不下,于是拄着拐杖来到该院起诉立案。该院审查后,迅速启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绿色通道和立案调解程序,承办法官即时联系该保险公司到院进行调解,当天就达成调解协议,由该公司一次性赔偿张老汉各项费用70000元,第二天一早张老汉就领到了赔偿款。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精心打造“服务窗口”,有声有色地开展“体民情、转作风、做表率”活动,真心、耐心、细心服务群众,努力架起党群干群法群的连心桥。该院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案件查询触摸屏、法律咨询、审查立案、诉讼保全等服务窗口和诉前调解室,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笔者了解到,目前即墨法院在即墨全市建立了四个三农巡回法庭和两个劳动人事争议、交通事故专业巡回法庭,让法庭的“细胞”在村庄、社区成长,融入到全市“网格化”管理之中,在老百姓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该院巡回调解审理案件223件,调撤率达66%,发放便民服务手册2000余份、发出便民服务卡5500余张,开展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教育18次,实施司法救助8人次,实现了80%以上的纠纷案件在乡村社区办结,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高效执行 让司法实效惠及民生

  “通过这一案件,我们既深刻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神圣,也深深被贵院这个优秀的执行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申请执行人刘某收到7.1万余元案款后,与其家属共同寄来一封朴实的感谢信。

  年初,即墨法院开展“暖冬行动”,拉开了2014年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帷幕。活动期间,共出警 230余人次,拘传110余人次、拘留44人次,化解有信访隐患案件5件,执结案件282件,执行回案款达481万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问题。

  涉民生案件高效解决的背后,是即墨法院全体干警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利益和群众所需放在首位的一片赤诚之心。为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大刑事惩罚力度。2014年6月 18日起,即墨法院在全省率先启动执行悬赏制度,并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半岛都市报》、即墨电视台、法院公告栏等发布悬赏执行案件16件,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仅发布当天,就收到举报线索2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较大的社会联动力,使得“老赖”及其财产无处遁形。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

  笔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7月初,该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 “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建立了基层法院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执行难问题。8月份统计显示,改革措施实施1个月以来,全院案件执结率同比增长125.3%,执行案件信访率同比下降88.9%。

  走村进企 让司法为民更接地气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强化司法职能的同时,以开展“走百村、进百企、帮百户”活动为牵引,将群众路线活动推向深入。

  走村庄解急难。在全院选出100名法官,实施“一村一法官”活动,并选派5名庭长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5万元,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普法宣传、纠纷预防、指导解调、帮困脱贫。在田横镇,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刘某身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女儿正在读大学,全家仅靠其妻子在外打工的钱维持生活;另一村民严某,离异无子女,又刚刚出了车祸,对生活失去信心。为此,走访法官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的同时,及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支持,使困难、弱势群众深深感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心系群众的情怀。

  入社区促和谐。针对业主与物业公司因物业费收取、小区环境、安全等问题产生的纠纷逐渐增多,该院专门选派了4名社会阅历丰富、法律实务能力强的法官上门指导,送法进社区,促使物业管理公司规范化管理、居民依法维权。截止目前,已成功调处123起涉物业纠纷,有效改善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进企业维稳定。该院领导班子分成10个小组,从各业务庭抽调骨干,深入全市2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企业合同文本、内部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企业提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意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针对社会涉金融借贷案件诉讼数量、标的额呈上升趋势,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全力保障金融稳定的意见》,积极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用司法手段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受到党委政府和业界好评。截止目前,共召开座谈会30余次,组织法律培训8次,提出司法建议1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8个。

  ——载于8月14日《青岛日报》第四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青岛日报》:法惠于民情最深 法平于水诉最公

2014年08月18日
作者:贾升宗
打印 分享到: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增强群众观念、培养群众感情入手,从完善创新司法便民亲民的举措做起,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护民爱民司法服务品牌。

  开门问“症”对司法症结立行立改

  “把大家请到法院来,主要是请你们针对法院在‘四风’和审判执行工作等方面提问题、找缺点,这是这次座谈会的主旨。”

  “裁判文书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希望法院能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律师开庭没地方停车,法院能不能帮助解决……”

  这是即墨法院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的一个剪影。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群众是司法活动的亲历者和直接感受者,倾听意见,就是要听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真实评价。群众有意见,我们就要改!”座谈会上,该院院长陈显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

  座谈会后,该院率先出台青岛基层法院首个《关于尊重和保障律师履职、共同提升司法公信的意见》,在全院建立了6个律师阅卷室和休息室,专门设置了律师出庭绿色通道和停车位,并进一步规范了法官与律师交往关系,畅通交流渠道,增强彼此互信。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坚持“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为着力点,把“开门纳谏”征求社会意见作为开展活动、改进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期借群众的“慧眼”查找不足,并落实整改措施。一是转变司法作风专项行动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完善方便群众候庭、问询等设备设施及办公场所、审判区域的路牌标识,开通案件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形成 “办事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查询有人帮、问题有人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二是提高司法效率专项行动整治“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完善诉讼费缓减免制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上半年共计对121件案件减免缓交诉讼费12万元;以派出法庭为桥头堡,推行上门立案、预约立案、巡回审判,方便年老体弱和偏远群众诉讼;大力治理消极执行、懈怠执行,破解执行难题。三是公正廉洁司法专项行动整治“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深化司法公开,利用本院外网、三微平台及时发布法院动态信息,借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逐案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开通举报网站、电话和院长信箱,收集群众反映法官不廉的问题。上半年,共计发放廉政监督卡8009份,开展审务督查59次,对所涉及的干警已全部进行谈话核查。

  倾情化解 让司法温暖深入人心

  “没想到我的案子才两天就领到钱了,你们真是老百姓的保护神哪。”2014年4月22日上午,在即墨法院讼服务中心大厅里,家住即墨市经济开发区的张老汉紧拉住立案庭法官王德生的手,嘴里不停地道谢。

  年近60岁的张老汉在即墨市一家保险公司做保洁,不幸从凳子上摔下致伤致左肢内踝骨折。老人因与该公司就其医疗、误工、伤残赔偿等费用争执不下,于是拄着拐杖来到该院起诉立案。该院审查后,迅速启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绿色通道和立案调解程序,承办法官即时联系该保险公司到院进行调解,当天就达成调解协议,由该公司一次性赔偿张老汉各项费用70000元,第二天一早张老汉就领到了赔偿款。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精心打造“服务窗口”,有声有色地开展“体民情、转作风、做表率”活动,真心、耐心、细心服务群众,努力架起党群干群法群的连心桥。该院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案件查询触摸屏、法律咨询、审查立案、诉讼保全等服务窗口和诉前调解室,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笔者了解到,目前即墨法院在即墨全市建立了四个三农巡回法庭和两个劳动人事争议、交通事故专业巡回法庭,让法庭的“细胞”在村庄、社区成长,融入到全市“网格化”管理之中,在老百姓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该院巡回调解审理案件223件,调撤率达66%,发放便民服务手册2000余份、发出便民服务卡5500余张,开展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教育18次,实施司法救助8人次,实现了80%以上的纠纷案件在乡村社区办结,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高效执行 让司法实效惠及民生

  “通过这一案件,我们既深刻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神圣,也深深被贵院这个优秀的执行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申请执行人刘某收到7.1万余元案款后,与其家属共同寄来一封朴实的感谢信。

  年初,即墨法院开展“暖冬行动”,拉开了2014年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帷幕。活动期间,共出警 230余人次,拘传110余人次、拘留44人次,化解有信访隐患案件5件,执结案件282件,执行回案款达481万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问题。

  涉民生案件高效解决的背后,是即墨法院全体干警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利益和群众所需放在首位的一片赤诚之心。为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大刑事惩罚力度。2014年6月 18日起,即墨法院在全省率先启动执行悬赏制度,并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半岛都市报》、即墨电视台、法院公告栏等发布悬赏执行案件16件,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仅发布当天,就收到举报线索2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较大的社会联动力,使得“老赖”及其财产无处遁形。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

  笔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7月初,该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 “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建立了基层法院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执行难问题。8月份统计显示,改革措施实施1个月以来,全院案件执结率同比增长125.3%,执行案件信访率同比下降88.9%。

  走村进企 让司法为民更接地气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强化司法职能的同时,以开展“走百村、进百企、帮百户”活动为牵引,将群众路线活动推向深入。

  走村庄解急难。在全院选出100名法官,实施“一村一法官”活动,并选派5名庭长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5万元,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普法宣传、纠纷预防、指导解调、帮困脱贫。在田横镇,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刘某身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女儿正在读大学,全家仅靠其妻子在外打工的钱维持生活;另一村民严某,离异无子女,又刚刚出了车祸,对生活失去信心。为此,走访法官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的同时,及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支持,使困难、弱势群众深深感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心系群众的情怀。

  入社区促和谐。针对业主与物业公司因物业费收取、小区环境、安全等问题产生的纠纷逐渐增多,该院专门选派了4名社会阅历丰富、法律实务能力强的法官上门指导,送法进社区,促使物业管理公司规范化管理、居民依法维权。截止目前,已成功调处123起涉物业纠纷,有效改善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进企业维稳定。该院领导班子分成10个小组,从各业务庭抽调骨干,深入全市2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企业合同文本、内部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企业提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意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针对社会涉金融借贷案件诉讼数量、标的额呈上升趋势,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全力保障金融稳定的意见》,积极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用司法手段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受到党委政府和业界好评。截止目前,共召开座谈会30余次,组织法律培训8次,提出司法建议1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8个。

  ——载于8月14日《青岛日报》第四版

《青岛日报》:法惠于民情最深 法平于水诉最公

来源:
2014年08月18日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增强群众观念、培养群众感情入手,从完善创新司法便民亲民的举措做起,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护民爱民司法服务品牌。

  开门问“症”对司法症结立行立改

  “把大家请到法院来,主要是请你们针对法院在‘四风’和审判执行工作等方面提问题、找缺点,这是这次座谈会的主旨。”

  “裁判文书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希望法院能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律师开庭没地方停车,法院能不能帮助解决……”

  这是即墨法院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的一个剪影。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群众是司法活动的亲历者和直接感受者,倾听意见,就是要听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真实评价。群众有意见,我们就要改!”座谈会上,该院院长陈显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

  座谈会后,该院率先出台青岛基层法院首个《关于尊重和保障律师履职、共同提升司法公信的意见》,在全院建立了6个律师阅卷室和休息室,专门设置了律师出庭绿色通道和停车位,并进一步规范了法官与律师交往关系,畅通交流渠道,增强彼此互信。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坚持“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为着力点,把“开门纳谏”征求社会意见作为开展活动、改进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期借群众的“慧眼”查找不足,并落实整改措施。一是转变司法作风专项行动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完善方便群众候庭、问询等设备设施及办公场所、审判区域的路牌标识,开通案件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形成 “办事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查询有人帮、问题有人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二是提高司法效率专项行动整治“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完善诉讼费缓减免制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上半年共计对121件案件减免缓交诉讼费12万元;以派出法庭为桥头堡,推行上门立案、预约立案、巡回审判,方便年老体弱和偏远群众诉讼;大力治理消极执行、懈怠执行,破解执行难题。三是公正廉洁司法专项行动整治“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深化司法公开,利用本院外网、三微平台及时发布法院动态信息,借力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逐案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开通举报网站、电话和院长信箱,收集群众反映法官不廉的问题。上半年,共计发放廉政监督卡8009份,开展审务督查59次,对所涉及的干警已全部进行谈话核查。

  倾情化解 让司法温暖深入人心

  “没想到我的案子才两天就领到钱了,你们真是老百姓的保护神哪。”2014年4月22日上午,在即墨法院讼服务中心大厅里,家住即墨市经济开发区的张老汉紧拉住立案庭法官王德生的手,嘴里不停地道谢。

  年近60岁的张老汉在即墨市一家保险公司做保洁,不幸从凳子上摔下致伤致左肢内踝骨折。老人因与该公司就其医疗、误工、伤残赔偿等费用争执不下,于是拄着拐杖来到该院起诉立案。该院审查后,迅速启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绿色通道和立案调解程序,承办法官即时联系该保险公司到院进行调解,当天就达成调解协议,由该公司一次性赔偿张老汉各项费用70000元,第二天一早张老汉就领到了赔偿款。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即墨法院精心打造“服务窗口”,有声有色地开展“体民情、转作风、做表率”活动,真心、耐心、细心服务群众,努力架起党群干群法群的连心桥。该院加大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案件查询触摸屏、法律咨询、审查立案、诉讼保全等服务窗口和诉前调解室,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笔者了解到,目前即墨法院在即墨全市建立了四个三农巡回法庭和两个劳动人事争议、交通事故专业巡回法庭,让法庭的“细胞”在村庄、社区成长,融入到全市“网格化”管理之中,在老百姓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该院巡回调解审理案件223件,调撤率达66%,发放便民服务手册2000余份、发出便民服务卡5500余张,开展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教育18次,实施司法救助8人次,实现了80%以上的纠纷案件在乡村社区办结,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高效执行 让司法实效惠及民生

  “通过这一案件,我们既深刻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神圣,也深深被贵院这个优秀的执行团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申请执行人刘某收到7.1万余元案款后,与其家属共同寄来一封朴实的感谢信。

  年初,即墨法院开展“暖冬行动”,拉开了2014年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帷幕。活动期间,共出警 230余人次,拘传110余人次、拘留44人次,化解有信访隐患案件5件,执结案件282件,执行回案款达481万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问题。

  涉民生案件高效解决的背后,是即墨法院全体干警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利益和群众所需放在首位的一片赤诚之心。为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大刑事惩罚力度。2014年6月 18日起,即墨法院在全省率先启动执行悬赏制度,并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半岛都市报》、即墨电视台、法院公告栏等发布悬赏执行案件16件,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仅发布当天,就收到举报线索2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较大的社会联动力,使得“老赖”及其财产无处遁形。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

  笔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7月初,该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 “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建立了基层法院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执行难问题。8月份统计显示,改革措施实施1个月以来,全院案件执结率同比增长125.3%,执行案件信访率同比下降88.9%。

  走村进企 让司法为民更接地气

  今年以来,即墨法院在强化司法职能的同时,以开展“走百村、进百企、帮百户”活动为牵引,将群众路线活动推向深入。

  走村庄解急难。在全院选出100名法官,实施“一村一法官”活动,并选派5名庭长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5万元,深入一线、现场调研、普法宣传、纠纷预防、指导解调、帮困脱贫。在田横镇,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刘某身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女儿正在读大学,全家仅靠其妻子在外打工的钱维持生活;另一村民严某,离异无子女,又刚刚出了车祸,对生活失去信心。为此,走访法官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的同时,及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支持,使困难、弱势群众深深感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心系群众的情怀。

  入社区促和谐。针对业主与物业公司因物业费收取、小区环境、安全等问题产生的纠纷逐渐增多,该院专门选派了4名社会阅历丰富、法律实务能力强的法官上门指导,送法进社区,促使物业管理公司规范化管理、居民依法维权。截止目前,已成功调处123起涉物业纠纷,有效改善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进企业维稳定。该院领导班子分成10个小组,从各业务庭抽调骨干,深入全市2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围绕企业合同文本、内部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企业提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意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针对社会涉金融借贷案件诉讼数量、标的额呈上升趋势,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全力保障金融稳定的意见》,积极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用司法手段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受到党委政府和业界好评。截止目前,共召开座谈会30余次,组织法律培训8次,提出司法建议1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8个。

  ——载于8月14日《青岛日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