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慧语,体悟求是精神 赴浙大学习心得——鹿梦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4月15日 | ||
聆听名师慧语,体悟求是精神 --赴浙大学习心得 鹿梦吟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烟花三月,我们东港法院一行40余人,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有着“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 离开校园已经整整五年,远离了校园生活的恬淡,繁忙的工作让自己身心疲惫,少时心中的理想已经被现实狠狠的击碎,对于这次重返校园,我心中激动难耐。再次坐在熟悉的教室里,我对于知识的汲取有了更深的渴望。每一位老师缤纷的人生阅历,认真的治学态度,精彩的课程讲解,让我深深折服,有几位老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 张铭老师,这位曾经登上珠穆朗玛峰6400米高度,曾在北极高举五星红旗,曾在异国他乡见到国旗飘扬而潸然泪下的汉子,除了“情怀”之外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词语能够描述他。他给我们讲授的是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老师充沛的情感指引着我们循着音乐的脚步实现着人文期待,重塑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有时让人有一种凌驾于世俗感情之上的大彻大悟,有时又自觉自己音乐知识的匮乏,于是更加想深入音乐的世界。一节课下来,大家都意犹未尽。 计翔翔老师,一位银发老者,和蔼谦和,亲切的像邻家的大爷。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老师走到了茶水间,拿起一包咖啡,竟然干吃了下去,我惊讶:“老师……”老师说到:“今天是下午的课,我怕犯困,喝点咖啡。但是我们当老师的不能喝太多水,会去厕所的,我就干吃一包啦!”我凝噎,一把年纪的计老师都如此,我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呢?老师讲授的是国学管理智慧,国学是个浩瀚的字眼,恕我在这里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因为这样的老师以及教授的国学思想,只能用心来感受。 楼迎军老师,应该是几位老师中最有趣的一位了。说实话开始看到楼老师教授的课程是中国经济运行环境、趋势分析时,我是很头疼的,因为我对经济完全没有系统认识,感觉没有头绪。但是课上老师风趣的讲解,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让一个个看似复杂的经济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起来,三个小时下来,我竟然一点都没有晃神。老师经典的“剪羊毛”理论,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谈资。虽然讲课中楼老师对各种社会经济现状多有调侃,但是在课程结束时,楼老师引用了林语堂《中国人》中的一段话,老师藏于心中的对于祖国的感情又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起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五天课程紧张而又短暂,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引用另一位我非常喜欢的程庭亮老师的话:“热闹之后便是落寂,我们足够强大的内心便是发动机。我们必须在没有鼓励,没有帮助,没有认可,没有理解,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孤独前行。”期待能够再次到浙大学习!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