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日照日报》中院:同心护航“少年梦”——日照中院创新实施“法润少年 斑斓四季”少审工作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17日

《日照日报》2022年10月15日

本报通讯员 牟慧敏 胡科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对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获得“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全国获此殊荣的50个集体之一,也是全省唯一获得表扬的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

  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法治的守护。该院少年法庭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全力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立体新格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润少年斑斓四季”司法品牌。

  为父母依法带娃“划好重点”

  “法官,我感觉前面有光了!”结束对刑事案件被害人未成年子女的回访时,孩子妈妈的一句话,让法官胡凤霞瞬间湿了眼眶。

  时间回拨到3年前。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的明明,回父亲家中拿取自己的生活用品时,亲眼目睹了父亲被杀害的案发现场。明明自此留下了心理阴影,晚上不敢独自入睡,经常做噩梦,从性格开朗变得敏感、沉默寡言。

  今年4月的一天,明明妈妈给胡凤霞打来电话求助:“胡法官,我们家孩子最近不愿意跟我交流,还结交不良少年,偷着用我的手机支付,买东西给他们,你看看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纠正他。”

  接下来的几天,胡凤霞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明明妈妈分析孩子做出各种举动的原因,一边按照与妇联建立的合作备忘录内容,向妇联发函请求提供一个针对性比较强的心理咨询师,到法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明明进行一对一专业心理疏导。

  心理咨询师和孩子交流的同时,胡凤霞又对明明妈妈开展了一场面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些年我很无助,我自小没有父母,又早早辍学,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交流。我们天天生活在一起,看似距离很近,但随着他慢慢长大,中间就像隔了一座大山,我走不到他的心里去,总觉得他不懂事,不体谅我。通过您的指导,我才意识到是我的问题,也知道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法官,我感觉前面有光了!”明明妈妈敞开了心扉,从自己幼年家庭不幸到婚姻失败,再到孩子遭遇重大心理冲击,她诉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一番畅谈下来,她的心结慢慢打开了。

  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日照中院少年法庭拓宽思路,在两级法院同步设立并全力打造“家庭教育指导站”,依托站点对刑事案件开展“暖心大回访”活动,招募28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涉案家庭提供专门指导,疏导当事人的心理郁结,努力提升家长“依法带娃”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已对50余个涉案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对15名未成年人进行了心理疏导,为10名重大刑事案件当事人未成年子女建立个人跟踪档案。

  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扣子”

  “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落下,稚嫩的声音在肃穆的法庭内响起,小小少年身披法袍,端坐在审判席。一场模拟庭审在日照中院第11审判法庭拉开了序幕,来自日照市新营中学的学生在日照中院少年法庭法官的指导下,模拟开庭审理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

  模拟庭审结束后,少年法庭的法官结合案例给同学们讲授了一场生动的防止校园欺凌法治课,发放了内含“漫”说法条、“未”你说法、家庭教育妙招等丰富栏目的自创《青芽》特刊,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法院的办公、办案场所。“之前多次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今天又亲身体验当了一次小法官,一颗‘法治种子’在我心中已悄悄生根发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真正穿上法袍,用法槌敲响正义的声音。”参观过程中,张一诺同学感慨地说道。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宣传法治精神,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扣子”,日照中院少年法庭创设“法润少年 斑斓四季”项目。一方面“走出去”,成立由28人组成的“阳光法官宣讲团”,针对中小学生、“大嫂调解员”、学校辅导员等不同群体分工打磨优质课程,进学校、乡村、社区、图书馆、特殊儿童学校等开展42场法治宣讲,受众达到8000余人。另一方面“请进来”,创设“体验式”“启发式”法治教育平台,设置“春芽萌动”“夏花灿烂”“秋林浸染”“冬日融融”斑斓四季特色工作主题,包含举办“模拟法庭”、开设“法治夏令营”、参与“普法短剧”拍摄等14个项目。

  一场场活动、一次次体验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法院记忆”,在孩子们懵懂的未知世界里,构筑起了美好的法治蓝图。

  “我们创设‘法润少年 斑斓四季’项目,不仅为了让孩子们能零距离接触到法院和法官,也希望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他们明辨善恶是非,让他们学会用法治思维、法律方式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全力为培养‘强国有我’的好少年提供良好的法治教育机会。”日照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令春道出少年法庭努力的目标。

  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感谢法官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导,我们要学会相互理解、包容、鼓励,不离婚了,娃娃终于不用担心跟爸爸妈妈分开了。”李某和张某执手泪眼,动情地说。

  李某和张某自由恋爱结婚,有着良好的感情基础,婚后育一女,正在上小学,因为家庭琐事及子女教育等问题产生分歧,李某一气之下到法院起诉离婚。

  在法院与妇联联合打造的“婚姻护航中心”内,当事人李某和张某经法官和婚姻咨询师的共同调解,最终决定共同走出家庭生活阴霾,伴随孩子健康成长。这是自少年法庭成立后,法院与妇联联合成立“婚姻家庭护航中心”办理的众多成功案例之一。

  近年来,少年法庭在处理涉少民事案件时,坚持“和”字当头,依托“婚姻家庭护航中心”“家事纠纷缓冲室”等温馨调处场所,联合工、青、妇、公安、司法、民政形成社会联动参与的“多元”化解合力,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司法裁判,近三年来共成功促成700对夫妇破镜重圆,200余个家庭父(母)子(女)关系恢复融洽,150余名未成年子女顺利拿到抚养费。

关闭

版权所有: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日照市泰安路55号 电话:0633-8782466 邮编: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