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多了一份“放心肉”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5日 | ||
5月6日,晨光熹微,江苏省金湖县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的电子闸门缓缓升起,一辆辆冷链运输车鱼贯而入。摊主老李掀开货车篷布,一箱箱贴着“动物检疫合格”标签的牛肉整齐码放,他掏出手机扫码录入台账,屏幕上立刻跳出“来源:金湖县宏旺养殖场,检疫证号……” 老李笑着说:“现在有了检疫二维码,顾客就能看到肉是哪儿的,哪儿检测的,买的放心、吃得安心,我们这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江苏首例食品安全行政罚款拒执罪案。 现场目击:未检肉品的“变身术” 时间回到2019年,一院落作坊内,冷冻牛肉、熟羊肉等同筐混放,部分盛装牛肉的袋子已经破损渗漏,亚硝酸钠、焦糖色素等添加剂零散堆放在潮湿脏乱的地面上,而用于卤制的铁锅早已锈迹斑斑。20余块刚刚卤完的牛肉随意散放在灶台边,从事生产的工人并未穿戴防护服,直接上手抓捏……一块块未检肉类就是从这里“焕然一新”,而后销往金湖周边3个市县的23家餐馆及熟食摊。 “这些肉原产于印度,但没有任何检疫证明。作坊老板孙杰既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又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因而无法排除批次性污染风险……这些肉品的进货价比正规渠道低60%以上,暴利让他铤而走险。”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法官倪志祥调出金湖县加工、生产肉类产品的个体户老板孙杰的账本说,“仅2018年,其销售未经检疫的牛肉利润就达21.9万元。2019年12月,孙杰也因加工销售3650公斤未经检疫的印度冷冻牛肉,被市监部门依法处以销售额6倍的行政罚款。” 跟踪追击:于细节处破“僵局” 孙杰不接受处罚,2021年6月,市监部门遂向金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孙杰对此似乎早有准备,其名下并无财产可供执行。“我账户就剩几百块,怎么交?”面对法院的多次传唤,孙杰始终摆出一副“破落户”姿态。 直到2025年3月的一天,在金湖法院执行局的谈话室里,承办法官邱永军将一沓银行流水单推到孙杰面前:“孙老板,退保的近20万元,为什么一分钱都没用来交罚款?”原本躺坐在椅子上的孙杰看到单据,强装镇定支吾了半天,最终低头承认。 原来,经过法院干警一遍遍梳理孙杰和孙明的多份保险缴费记录,走访保险公司、追踪资金流向时发现,在执行文书生效后,孙杰悄悄把名下多个保险投保人变更为自己的儿子孙明,再通过退保手法套现,仅此一招就获利近20万元。 “孙杰刻意制造‘无财产可执行’的假象,企图蒙混过关。”邱永军说着翻出检察院提供的孙杰的手机聊天记录,其中一条语音暴露了他真实的拒执心理——“拖拖吧,等过了风头,法院那帮人也就拿我没办法了!” 邱永军指着案卷中厚达百页的保单记录说:“孙杰自以为做的滴水不漏,把保险退费当成‘避风港’,但在法律面前,任何转移财产的手段都将无所遁形。” 重拳出击:拒不执行就执“刑” “被告人孙杰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转移财产、逃避法律义务,情节严重!”2025年4月28日,主审法官、金湖法院院长徐俊敲响法槌,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孙杰判处拘役三个月十五天,缓刑六个月。 “我错了,我愿意筹钱补缴罚款。”庭审陈述阶段,孙杰低头认罪。此前,他虽迫于压力缴纳了部分款项,但其逃避执行的行为已造成恶劣影响。 判决书特别指出:孙杰的拒执行为不仅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社会管理秩序,更凸显出其对老百姓食品安全的漠视,必须从严惩处。 从立案调查到开庭判决,金湖法院仅用三个月就完成的“闪击战”,向全社会传递出一个鲜明而有力的信号:食品安全底线不容触碰,司法权威不容挑衅。“我们不仅是在办理拒执案,更要通过该案与相关部门一道,推动完善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务实举措。”徐俊坚定表示。 案件宣判后,金湖法院向金湖县市监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市监部门积极回应,并据此完善出台了金湖县肉类产品“全流程追溯”实施方案。 现在,走进金湖县任一肉品销售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被醒目地张贴在显眼位置,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轻松了解这块肉从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一生”,包括其所在的养殖产地、屠宰单位、检疫检验是否合格以及购货方等信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金湖县人大代表闵学均表示,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多方共治。只有把“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落实到位,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人民法院报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