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龙口法院典型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十大残疾人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16日

  龙口法院典型案例入选

  最高人民法院十大残疾人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在全国第26个助残日到来前夕,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公布十大残疾人权益保障典型案例。其中,中院推报的龙口法院一篇典型案例成功入选。该案例从社会公德、公序良俗、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亲属间帮助义务等角度论证了加大残疾人居住权保护,关心、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等问题。充分发挥了司法裁判对社会的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形成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希望全市法院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开创全市法院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附: 李某某与李某玉排除妨害纠纷案

  一、典型意义:依法切实保障残疾人居住权

  如何将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指导原则和要求落到实处,是残疾人权益保护审判实践中需要重点予以关注的问题。在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增强残疾人自立能力的具体司法实践中,切实依法加大残疾人居住权利的保护,是解决残疾人工作、生活的基本问题,也是具体落实残疾人权益保护的具体举措。

  二、基本案情

  案涉房屋内居住有原告李某某、林某某,被告李某玉及其丈夫。李某某、林某某系再婚夫妻,李某玉系李某某与前妻之女。被告李某玉及其丈夫均为聋哑人。李某某的前妻田某某于2004年9月16日去世,继承结束后,案涉房屋归李某某所有。李某玉与其丈夫在经李某某与其前妻田某某同意下自行出资在案涉房屋内搭建一处平台,并自1999年起一直居住于诉争平台内。现二原告李某某、林某某起诉要求李某玉及其丈夫搬离案涉房屋平台。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李某某作为被告李某玉的父亲,具有法定的关心帮助被告李某玉的义务,其要求被告搬离案涉房屋,违背了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也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亲属间的帮助义务,故李某某的诉讼请求依法应予驳回。而原告林某某不是涉案房屋的所有权人,其无权要求被告搬离诉争平台,对其诉讼请求依法亦应予驳回。据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李某某、林某某的诉讼请求。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通世路1号 电话:立案(0535)6676002 信访(0535)6250847 纪检监督(0535)6676110 邮编:264000

版权所有: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