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传真
优化营商环境 | 博山区法院:为优化营商环境拉起法治引擎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8日

1.webp  

2.webp 

3.webp

4.webp

5.webp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思路先行先试,不断改进优化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搭建助企工作平台充分发挥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为辖区民营经济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以法治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先行先试筑起多方联动的助企法治护城墙

  提起博山区人民法院助企工作室,当地的企业、商户可谓耳熟能详,虽然这个工作室成立仅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却已经帮助不少辖区企业解决了不少法律难题,办成了不少实事好事,也收到了不少赞誉。工作室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关心关爱企业家,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助企工作室负责人高苗苗介绍道。

  据了解,博山法院助企工作室是由博山区党委领导、区法院主办、区工商联和统战部协同参与的服务民营企业新模式,统筹整合了各方面优势资源——发挥法院的法律专业优势,支持民营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做优做大做强,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民营企业和商会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增强民营经济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发挥统战部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作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挂帅担任优化民营企业法治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组长, 12家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作为专项工作组成员,统筹法治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平台搭起来了,还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保障平台的运行,为此,博山区委统战部、区法院、区工商联三家单位联合,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优化民营企业法治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 ,博山区人民法院配套制定了《关于优化民营企业法治营商环境的落实意见》 ,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推进措施、组织保障等措施内容。202068日,博山区人民法院助企工作室揭牌成立。

  为更加便捷、高效的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我们工作室专门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助企直通车和网页版助企平台,辖区企业免费注册后,就可以了解相关助企政策、法律风险提示等内容,还可以在线提交法律问题,由法律专员按照规定流程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解答。高苗苗介绍。

  

  健全机制确保助企服务措施行之有效

  工作机制系统配套才能保障工作平台良好运转。助企工作室成立后,在先期的入企调研和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建立企情动态收集机制,将 12368热线、助企平台网页版、微信公众号助企直通车、相关职能部门移交的信息作为诉求接收渠道,集中受理审判、执行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各种诉求、意见和建议,根据事项分类转办,快速回应企业提交的相关法律问题。建立联合专题调研机制,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联络员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与职能部门联合开展调研活动,研判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疑难事项会商机制,发现属于涉企复杂、重大疑难事项,及时提报联络员工作办公室,由办公室提交专项工作组,明确会商事项,集体讨论并提出意见。制定联络员工作办公室工作细则、 联络员工作六项职责、联络员工作五条禁令等工作制度,在办公场所公示诉求处理流程图,进一步明确诉求事项受理、办理、反馈的时限及责任主体,约束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助企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来,通过开展法律讲堂、调查问卷、风险提示、典型案例推送等形式精准对接辖区企业的司法需求,快速回应企业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并分门别类施策——对于涉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研;对于涉企疑难事项,启动会商机制部门联动,及时高效的解决症结问题。

  党组成员、副院长丁文,见证了工作室成立运营以来的点滴,体会颇深。她说,助企工作室的设立是我们践行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只要淄博能发展,法院甘愿担风险号召的生动实践,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纠纷,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温暖,找到了法治的依靠,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这正是我们的初心。

  精准施策更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需求

  20216 月,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负责人给助企工作室打来电话,咨询诉讼时效和管辖权问题。原来该公司因业务员流动频繁,工作交接不及时,致使涉及山西、浙江、河北、湖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外省的货款未能及时收回,这些客户路途遥远,而且有的因厂址搬迁、企业停产、人员离职等原因联系不上,公司若要启动自行催收维权不但成本高,而且也不一定有效果。了解到该公司的难处后,助企工作室立即向公司负责人介绍了省时、省力、省钱的诉前调解程序,引导企业通过程序分批分类进行解决。第一批8起货款纠纷,工作人员采取中国法院裁判文书网查询、离职工作人员电话询问、企业信息查询等组合方法,成功联系到8家企业的负责人,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各种方式进行调解,最终在20天内成功促成8起纠纷达成和解,全部自觉履行,该公司顺利收回第一批货款36余万元。助企工作室法官随即对诉讼时效内催收货款如何保存证据、代理商与企业间的法律关系如何明确等法律知识和风险点,向该公司负责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公司负责人邀请驻工作室法官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30 多人开展一堂法治讲座,赠送了题为助企服务司法护航的锦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纠纷的顺利解决离不开措施的精准高效。据了解,助企工作室对辖区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司法需求等因素进行了精准区别,分类施策。对管理相对规范的规模企业,结合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的需求,助企工作室有针对性的选取《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中的热点问题和公司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法律问题进企业作讲座,对企业提出的新增重点项目的法律咨询意见及时跟进研究。对中小企业推行片区行业集中讲课模式,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重点对公司印章管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以及项目质量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鼓励还没有聘请法律顾问的中小企业在线提交问题,解决问题。工作室还根据企业行业特点分类分批制定了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手册,精选典型案例进行法官说法,对企业依法管理、纠纷预防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

  同时,引导企业充分运用助企平台表达诉求,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微信群推荐公开课,分批邀请陶琉、水泵、玻璃制品等行业的品牌企业、优质企业的负责人作专题介绍,共同探讨交流结构调整、优秀人才引进、现代化管理等共性问题。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可谓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助企工作室成了企业的贴心人

  截至 20217月,助企平台网页版已有1076家辖区企业注册,帮助企业实际解决咨询类问题 47件,诉前化解涉企纠纷103件,工作室受邀到辖区内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专题讲座,为域城、八陡镇两大片区的200多家企业集中开展法律讲堂各一次,开展企业家主题演讲一次,发放调查问卷、风险提示书600余份,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建设互联网法庭和助企工作室项目是顺应大势应运而生的事物,从决策立项到实施执行时间短、见效快,体现了博山区法院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效工作作风。下一步要让更多企业主动参与进来,多提需求、 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促进涉企司法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让涉企司法服务更便捷、更精准、更贴心,为企业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博山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康义文说。

关闭